Mainz市中心一日遊

早上做了蔬菜煎蛋搭配另外兩種不同的德國麵包,水果是香味四溢的蘋果;老公覺得蘋果酸味比較重,沒有特別喜歡,我卻愛極了它的鮮美,那是在台灣難得可以吃到的新鮮;光是切蘋果的時候,那撲鼻的香氣,就讓人沐浴在芬芳之中。吃完正餐後,喝著從台灣帶來的咖啡和小妹送我的澳洲手工巧克力,完成了早上的充電程序。
今天有兩個功課,嘗試走路去 Mainz 市區和練習坐公車回家。老公查了地圖,做嚮導領路前進。


走路到市區,是為了用最緩慢的步調,觀察我們居住的地方。離開我們住的公寓區後,不到十分鐘的路程,就開始有著獨棟的房子,看起來較為古老的街道和建築,提醒著我們現在身在歐洲。

晃啊晃的,看到一間布滿雜草的房子,有些頹圮的樣子,似乎已經無人居住了。
很快地,經過了我們居住這一區的市中心,看到一家人擠滿了顧客的麵包店,但礙於才剛開始今天的旅程,只好按耐著想買麵包的衝動,繼續前進。


沿路經過了教堂,看到了很多的工廠,從高速公路的底下走過,也穿過了鐵路。
老公指示著接下來要走的路名,我則拿著路名的諧音開玩笑,如跌倒路走完了走希望路,“希望路”走完了接上“仇恨街”,“仇恨街”之後來了條“爸爸囉唆輪”大道........四公里多的路程,就在玩鬧中一晃眼就過去了,而且那些路名想忘也忘不掉。
走近市區後,建築物明顯的變高,車子和商店的密集度也逐漸的增加。這裡的商店,星期六大多只營業到下午兩點鐘,星期天則幾乎是全面休息;德國人對於工作和家庭生活間的平衡,是非常重視的。來之前就有住過德國的學弟告誡我們一定要確保星期六有足夠的糧食,不然星期天一到就只能喝西北風了。


接近 Mainz 火車站時,遠遠的就可以看見聖馬丁大教堂,大教堂的周圍在星期六會有農產品市集,也是我今天最想參觀的地方。跟著人潮移動,感覺到自己已經位於市中心了,迎面而來很多提著菜籃的人們,在這裡似乎男女生都會參與買菜的工作,老先生牽著老太太一起選購花卉,老公和老婆一起挑選晚餐要吃的橄欖口味 ………


市集裡有各式各樣的攤販,水果攤和蔬菜攤的色彩最為豔麗,吸引著大家上前選購。也有專門賣橄欖、醬料、麵包、堅果、起士、肉品的攤子,讓大家可以一次購足家裡需要的食材。和台灣比較不一樣的是,通常在我們的大菜市裡,總是可以買到比較便宜的蔬果,但是在Mainz的市集中,反而不見得可以買到比較便宜的商品,而是可以找到一些手工製作,比較新鮮的食材。
市集旁的房子,有著繽紛的彩繪。
我們在市集附近的一個小型購物中心裡,添購了一些刀具和鍋鏟,今晚應該可以比較優雅的下廚了。
中午吃了一個 Pizza 餅 ,和德國結麵包(Pretzel)。這裡的Pizza和美式Pizza口感不大一樣,雖然是厚皮,卻比較有咬勁,吃起來也不油膩。在購物中心裡,有一家義式冰淇淋,我和老公一吃完午餐,馬上直奔冰淇淋店,點了一球巧克力和一球柳橙優格。兩種口味都十分綿密香濃好吃,而且一球只要0.9Euro 加餅皮,真是幸福說~


最後到了一家咖啡店,想試試看這裡的義式咖啡,沒想到咖啡的味道沒什麼特別,比較淡,香味也不夠濃鬱,倒是另外加點的野莓派,超級好吃的。上面鋪滿了各種不同的莓子,有草莓、覆盆子、桑葚、藍莓,一口咬下,水果的香味和酸甜在口中化開,好吃。不過一向怕酸的老公,還是吃了兩口就敬謝不敏,臉上盡是這麼酸的東西哪叫甜點的表情。
離開咖啡廳後,我們都累了,開始研究公車,準備搭公車回家。
這裡的公車系統就像我們的捷運,還有電子告示牌標示接下來幾號公車幾分鐘後會進站。總共有60、61、63 可以到我們住的地方。花了一點時間才搞清楚的是,不同的公車要去同樣的地方,由於公車繞的路線不同,不一定是在馬路的同一邊搭車。 不過德國公車的標示十分清楚,若是站牌上找不到你要去的地方,到馬路對面去找就對了。
一個人 2.4Euro ,我們順利的回家,不過坐完這很貴的公車,我們已經暗自決定未來還是盡快買一台二手腳踏車代步,比較經濟實惠。

晚餐用大同電鍋和飄洋過海的台灣米,煮了蔬菜燉飯。我和老公都一致認為雖然是同樣的食材,但可能是這裡的蔬菜(馬鈴薯、紅蘿蔔、洋蔥、洋菇)比較鮮美,香料(現磨的胡椒和羅勒葉)的味道也比較濃鬱,吃起來比在台灣煮的燉飯,好吃許多,果然是三分廚藝,七分材料。老公的燉飯上鋪上火腿片就大功告成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