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5的文章

移居的渴望

準備再次啓程,航向未來的故鄉。長濱的土地會黏人的,念陽大哥的話語還在耳邊,我們就已經墜入一腳踏著長濱的土,一腳踩著西部的地,兩邊遊走的狀態。 每次回到自己的土地上,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一種被滿滿的生命包圍著的感動。踏在土地上,用腳和萬物溝通,同時感受到一種好深的滋養,從泥土深處,蔓延上來,我彷彿看見大地之母的微笑。 鬆: 雜草覆蓋下的土壤,長出新的結構,用雙手就可以輕易的挖開。掬起一把土,想像著億萬個小生命,在我的手掌上竄動。鬆: 我的心也跟著土地的律動,自由自在,緩慢踱步。 翻著自己儲存的檔案,老公喃喃自語:我們的房子,我已經畫了兩年。從在歡喜心集(新竹的一家餐廳)裡,兩個人討論出來的第一個平面草圖開始。從平屋頂到斜屋頂,工法從RC到鋼構,經歷了無數次的討論,加上眾人的意見。樓梯從左側換到右側,又從右側換到中間;房間的格局和大小也做了數次的調整。公用空間的動線,光和風的路徑,甚至是雨水流動和收集的方式,都被不停的思考著。我們在各個空間遊走,想像每一個細節;再把腦海裡的圖像,轉換為電腦裡3D的畫面。思索著未來的生活,如何從這個空間擴展開來?慢慢的達到自給自足的狀態。 這幾次的長濱行,認識的人,呈倍數成長。婆婆朋友的朋友,介紹他在長濱的好友;這次下塌的民宿主人的朋友,是我們未來的鄰居;曾經在同一家民宿住宿的友人,決定未來要定居在長濱;甚至連營造商的朋友,也從池上造訪長濱,大家一起分享,移居的心情。 除了這些朋友,還有更多住在當地,使用自然農法和樸門種植生活的人們,這些人都是我們未來效法的對象。真的很希望,這一小塊土地,除了養活自己,還能夠分享多餘,照顧這塊土地上的其他生命和有緣相遇的人們。 離開都市,回歸鄉野,我不斷的提醒自己,要帶著誠摯的心,善待這些寶貴的土地;盡量增加食物耕種的面積,收集和利用天然的資源,處理和回收使用過的水和廚餘。在大自然中,謙卑的觀察和學習,用時間累積生活的智慧,感受生命的流動和美,這就是移居後最渴望的事情了吧!

蓋房子起步走

這一陣子,大部份處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閱讀,成了生活中的重心。兩年的期限,逐漸靠近,夢想中的生活,搭建在對於未來住的想像。老公一點一點的,把自己的夢想之屋,在電腦上實現。 我們兩人,都擅長於在腦中浮現未來的生活,很多很多住的細節,已經無數次的縈繞在夢境裡,不管是在白日或夜裡。 然而,對於要如何把夢想化成現實,卻是我們的弱項。這裡面,包含了許多要和陌生人的應對和洽談,又牽涉到很大筆的金錢交易,不知不覺的,被害妄想症,就會蠢蠢欲動。尤其是我們的文化,已經習慣於對未知和不熟悉的事物,用恐懼和擔憂來面對,這不理性的腦袋,就很容易跳出來攪局。 老公的壓力,是顯性的,他會用保護和懷疑的態度,面對每一個新的處境;我的擔憂,則是隱性的,表面的我,渴望信任,信任人性良善的部份,但是這樣的信任,卻不是百分之百,內在懷疑的部份,往往會被老公的負面情緒,勾引和共振出來,浮出表面,然而我的第一人格,卻無法不帶情緒的看著這個底層的自己,而有了埋怨,埋怨老公,害我不得不面對自己的陰影。這樣的埋怨是不理智的,然而我卻沒辦法克制,總是被自己的情緒牽著走。當我無法應付這樣的情緒時,就會逃避,逃避現實中該作的事,把頭埋進書堆裡,甚至開始懷疑我和老公真的可以手牽手,應付未來大大小小的狀況嗎?我們的衝突,會不會越來越多?當我們害怕的時候,要怎麼樣讓自己穩定下來呢? 我忽然發現,蓋一間夢想中的房子,不只是蓋房子而已;這一個過程,或許,是一個生命的考驗和人生的學習,學習面對問題,學習信任,學習放手,學習不抱怨,學習在我們的背後,還有另一隻大手,會穩穩的指引著我們前進的道路,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心。而最難的,就是敞開心,人在害怕的時候,總是在第一瞬間,關閉自己的心,因為害怕受傷,覺得躲在洞穴裡,不讓別人看見,是最安全的。 我們猜測著別人的話語背後,還有其他的含義;我們擔心太過真誠,會讓別人看見自己全身的弱點。我們渴望朋友,又不願信任,商場上有真正的朋友。所有的拉扯,讓我們變得好疲憊。會不會,所有的恐懼,都只是來自社會文化的暗示,會不會好的案例和壞的案例,都來自不同頻率交互作用後的結果。 為什麼同一個廠商,可以讓某些客人覺得信任而且滿意;同時,卻會讓另一些客人,覺得被欺騙。有沒有可能,真誠帶來真誠,懷疑帶來隱瞞呢? 渴望被信任,渴望被認同,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很多時候,人會執著著把事情做好,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