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6的文章

長濱蓋屋日誌~~上樑

圖片
我不在家的這二十幾天。長濱的房子,也持續的進行著。老公很辛苦,跑了兩次長濱,一次獨行,一次和好友同行。 原本鋼構施工和上樑的時間,被九月中旬接連兩個颱風給打亂了,只好順延。延期的結果,讓我只能在內觀中心,祈禱一切都會順利。 老公在上樑的前一天,到達長濱,房子的部份梁柱已經立在地基上。鋼樑立好後,螺絲只有部份鎖上,必須等所有的結構都放好,並且定位後,才會全部鎖緊。隔天,舉行上樑儀式,屋子的主樑用天尺金紙包好,老公在上面題字後,就被吊車吊起,放上屋子的頂端。用三杯酒,敬天、敬地、敬祖師,祈求平安、五穀豐收、萬物生機盎然、幸福快樂。之後再放長炮。那天,儀式才進行一半,就下起雨來,不過營造商告訴老公,下雨是好兆頭,遇水則發,所以大家開開心心的完成上樑的儀式。 鋼構的組裝,進行的很快,屋子的骨架,才幾天後,就看見雛形。老公好奇的在每一個空間遊走,想像著這裡未來的樣貌。爬上洗衣間,可以隱隱約約的看見一小片海,原來除了我們土地前方的一小片雜樹林外,再更遠方,還有另一片樹林。有些人,可能會惋惜,沒辦法看見一大片海,我卻竊喜,這些樹林,剛好是我們最好的庇護。尤其我們希望在土地上種植蔬菜水果,有了這些樹林,想必可以減少很多颱風帶來的傷害。 原本,老公對於房子的細節和裝潢的部份,有許多的堅持和想法。但這一次,再度踏上長濱的土地,很多的堅持,忽然鬆開了。他說,他忽然意識到,房子始終只是個配角,這塊土地的主角,是土地本身啊!尤其這次房子的建造,對土地造成的傷害,一直是心頭最大的不捨;所以,接下來,真正重要的,是要讓土地重新恢復生機。也因為這樣,對於房子,也就沒有這麼大的執著了。 聽了這一番話,真的很感動。是啊!房子的硬體,只是創造一個居住的空間,而房子的軟體和房子周圍的生態,才是我們想要努力經營和分享的。硬體是固定的,軟體和生態卻會隨著時間成長變化,這才是在這裡的新生活,最迷人的地方。 颱風過後不停的大雨,讓工程沒辦法持續進行。從內觀回來後,工地還是休工的狀態,下週,會重新開工,我的心也雀躍著,期待看見好久不見的土地:想和那裡的草木說說話,想親眼看看,房子現在的樣貌。

養貓的日常美好

圖片
習慣有貓的陪伴後,我和老公,都很清楚,黏膩忠厚的狗,雖然可愛又親人,卻不適合我們的個性和渴望長途旅行的生活形態。 貓咪則是完全不同的生物,能夠和你保持適度的距離,同有有著無比的親暱感。你喊一聲南瓜,除非手上正拿著他最愛吃的食物,他才會親臨你的腳邊,否則頂多就是喵一聲回應你,或是用眼神遙望著你代表他聽到了。 但當你心情不好或身體不適時,貓咪卻會無聲無息的出現在你的身邊。記得有一回,老公吃壞肚子,全身無力,躺在床上休息,湯圓不知不覺,就冒出一顆白茸茸的頭,窩在老公的身邊。好幾次,我和老公鬧脾氣,南瓜和湯圓就會出現在身旁,輕舔我的手,安靜的陪伴著。或許就是愛上這種若即若離的感受,才會不知不覺成為貓奴的一份子。 最愛和南瓜玩耍,打他的小手掌,Give me five。他始終都知道,跟我玩的時候要握緊拳頭,不露出指甲,讓我不會被貓爪刮傷。我從來沒有搞懂,他是如何學會握拳頭,我們從來沒有教過他,其實也不知道該怎麼教啦!但他就是這麼貼心的貓。 這一陣子,住在娘家,南瓜的主人回家迎接儀式,躺在地板上,露出肚皮,左右滾動,已經被我媽訓練成日常運動。只要摸摸他的背,力道和部位掌握好,再同時唸著“滾滾,滾滾”,他就會像一顆毛茸茸的大球,滾動起來。 湯圓靈巧,又愛玩耍,常常會出其不意的追逐南瓜,要跟南瓜玩摔角遊戲。南瓜通常都是扮演逃命的角色,被湯圓壓制住時,就會發出求救的哀號聲;偶爾,南瓜也會想挑臖,這時,你就會看見一隻圓嘟嘟的貓,不停的觀察,忽然之間,一躍跳上湯圓的背上,偷咬一口湯圓就趕緊溜走,躲進他的貓籠裡暗自竊笑。我喜歡看追逐跑跳的兩兄弟,他們的互動和玩耍,帶著濃濃的貓趣,會讓居住的空間有一種流動熱鬧的氛圍。 即使只是看著貓咪躺在家裡,呈現大字型的睡姿,全身癱軟沒有防備的神情,也會讓人產生一種甜甜的幸福。因為從他們的肢體語言,知道他們是全然的放鬆,對我們有著全然的信任。 兩隻貓,很有安全感,從來不曾耍脾氣:長途旅遊回家,他們會黏在你身邊,表達對你的想念;帶他們出門,無論貓砂放哪兒,都會乖乖的上廁所;兩次搬家,貓兒也都很快的適應新環境。 習慣了貓咪的呼嚕聲,喜歡看他們被撫摸時眼睛咪咪的微醺神情,享受貓咪在身上踩踏,愛上了貓咪的依戀和陪伴。只有養過貓的人,才能體會,身為貓奴的日常美好。

內觀二十日禪~~第一次學習

二十日的內觀,回來後,兩天了。好多好多的感動,縈繞在心頭。原來心安靜的時候,真的這麼有力量;原來當沒有任何的憎恨時,再大的痛苦都不是苦,我越來越能夠理解,甚麼叫做“只有苦,而沒有受苦的人”。透過觀察自身的感受,一點一點的體驗到心的改變。 二十日和十日課程,最大的不同,就是每一個人是完全自主的,沒有法工或老師的監督和提醒。前八天只有三個共修時段,需要在禪堂靜坐,其他時間都可以在房間靜坐。到了第九天,只有晚上需要一起共修,其他時間都可以自行靜坐。在這樣的狀況下,是否能夠利用每一分每一秒,認真的精進,就只能靠自己的毅力和決心。 前七天,都是在觀呼吸,練習心的定力。為了讓心專注,我們一開始就只是觀察呼吸經過人中部位的氣息和這個部位的感受。觀察了兩三天後,我發現,當心能夠專注於這一個定點時,發生在身體其他部位的粗重感受(如疼痛)就不會對心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它變成了我的救生圈,當粗重的感受升起,我拼命的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人中上,不敢分心,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依然無法清楚的覺知呼吸通過人中的氣體流動,我覺得氣體是到了流進鼻孔後,才被覺知到,而在人中上的感受,一直很朦朧。不過,只要可以把心固定在呼吸上,即使覺知不夠清晰,依舊可以抵抗粗重感受。但抓著救生圈的心態,比較緊繃,所以也會感覺疲累,心不是真的在放鬆的狀態。 不斷的觀察,一直到了第六天晚上的共修時段,忽然之間,氣體的流動,清晰的出現在人中的部位,我其實不太知道這是怎麼發生的,但是我的心似乎在瞬間完全安靜了下來,只剩下呼吸的流動在進行著。氣體的流動,慢慢的微弱,但是依舊能夠清楚的覺知到。我終於體驗到,當心專注的時候,可以同時觀察到人宗的感受和通過人中的氣流。我看著呼吸,一片寂靜,既專注而又放鬆。幾乎沒有念頭的升起。 連續七天的觀呼吸,我才逐漸理解,光是心的定,就需要好多的訓練;沒有任何的捷徑,就只有不斷的練習,能讓心專注不散亂。而心的定,對接下來內觀的覺察力,會有很大的影響。 以前十日禪的時候,我最怕的就是觀呼吸,因為觀呼吸是一件很單調的事,而我們的心很容易因此而覺得煩躁或無聊,反而會喪失心的專注,所以我的定,總是不太穩固,也因此在之後的內觀,就會有它的局限性(難以觀察到很細微的感受)。 這一次紮紮實實的坐了七天,第八天開始內觀後,就明顯的體驗到感受變得更清晰。有一些細微的感受(細細麻麻、小氣泡般的彈動、刺

穿越自我,看見全部的我

發現這一陣子的自己,很躁動。好像有一股火氣,不斷的從內心深處冒出。火氣,像是一種無形的能量,也像是一種不安的感受,化成很多的不耐煩,很多的焦躁和很多想遠離一切的情緒,沒辦法安在。每每在這種時刻,我會提醒自己,要觀察當下的感受。一回到身上,胸口緊緊悶住的大石頭,馬上抓住我的注意力。“就只能安靜的看喔!不要有厭惡或貪愛的情緒”我的意識碎碎的念著,提醒不受控的自己。“不要幫感受下任何的定義,以免和以往的刻版印象糾纏在一起。”“更專注一點,看看是否能在感受中看見更細微的變化,看見感受的無常。” 前天早上,和老公聊起人的觀點很容易受刻板印象所左右。舉例來說,A和B都做了一件事情,這件事的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由於我們對於A和B有不同的刻板印象(既定框架),所以對於A和B做的這一件事情,就有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評價。 比較傷腦筋的是,我舉了個很不好的例子,拿老公現在的老闆和以前的老闆來做比較。對他來說,這已經牽扯到自我的感受,很多防衛的機制和受傷的感受,立即被啓動,再也無法客觀的繼續討論下去。 那一天,我深深的明白一件事,當有自我的存在時,我們永遠是透過這個我,我的記憶,我的偏好,我的理解來討論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永遠不會在乎真實是甚麼,只要能投自我所好的,就是真實。同時,愛的空間彷彿被極度的壓縮,即使我們面對最親近的人,就像面對敵人一般,只想打敗對方,確立自我。你可以感受到腎上腺素分泌,感受到緊張,感受到憤怒,感受到難受。這樣的爭辯,除了讓自己掉進痛苦裡,對真理一點幫助都沒有。我看見爭論的無意義,所以我退縮了,我不願再說甚麼,甚至要我接受老公的觀點也可以。對於某件事情的看法真的這麼重要嗎?重要到可以傷害自己最親近的人也在所不惜?這樣的邏輯是我無法理解的。除了承認自己的瘋狂,承認自己不受控的腦袋,並且理解每個人都有這樣瘋狂不受控的一面,我才能夠一次又一次的學習,寧靜的凝視自己和他人的這個部份。 老公不能理解,捍衛自我,有自我的好惡,有什麼不對?他甚至會有點害怕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後,還剩下甚麼呢?沒有了自我,自己會不會變成一個陌生的存有?這樣的想法令人不安。然而我也無法真的很清楚的說明,什麼是自我。我只是很清楚,自我絕對不是我。倘若你可以覺知不斷升起的念頭,你可以看見各種想法在腦中穿梭,那就代表想法或念頭是被觀察的,而你是一個觀察者。 觀察者並不是被

聆聽土壤的聲音~~劉力學的農業之旅

上週,聽了一個很棒的演講。劉力學(Pierre H. Loisel)老師在梧桐基金會的邀請下,分享他和土地、ㄆㄨㄣ以及有機蔬菜的故事。 劉老師是加拿大人,四十幾年前,由於HP發展資訊產業,外派到台灣,和台灣就結下不解之緣。婚後,劉老師為了小孩子的成長,堅持不住在被水泥柏油圍繞的環境,於是選擇定居在三芝、石門交界的海邊。為了擁有一片綠意的家園,劉老師寧可每天通車來回台北工作以及接送孩子。 二十幾年前台北的垃圾大戰,讓劉老師家附近從人間天堂,變成垃圾場。為了解決廢棄物的問題,劉老師向環保署申請了小型焚化爐,結合學校課外教學的資源,教小朋友收集垃圾,操作焚化爐,解決白沙灣附近的垃圾問題。 之後,社區居民詢問是否可以利用這個焚化爐,焚化自家的垃圾,劉老師就把焚化爐開放給居民使用。不過,開放使用焚化爐後,發現在焚化爐的底端,總是會有一大塊燒不完的圓餅,原來是一般的垃圾,大約含有30%的廚餘,廚餘的水份含量高,沒辦法達到1000度的高溫,無法被分解。為了延長焚化爐的使用壽命,非得把廚餘和一般垃圾分開。 當劉老師發現這個現象,他就去和環保署的官員討論,結果被告知,要回收全民的廚餘,幾乎是個不可能任務。除此之外,回收的廚餘,因為內容物繁雜,也無法變成堆肥(經過好幾年的實驗)。劉老師並沒有因此就放棄汝p餘的想法,他經由朋友介紹,找到了一位台大農化所的吳教授。吳教授告訴他,把廚餘變堆肥,並非不可能,而是需要有大量的廚餘。劉老師聽了,就連絡附近的國小,蒐集營養午餐的廚餘。很快的他就收到了十噸的廚餘。他開著小貨卡,裝著一車的ㄆㄨㄣ,就到台大找吳教授,開啓了堆肥之路。 結果,吳教授的方法,順利的把各式各樣的廚餘,變成品質優良的堆肥。為了善用這些堆肥,劉老師就在自家附近,租了一塊田地,決定開始種菜。在臨海之地,土壤都是貧瘠的沙地,又有海風的侵蝕,知道的人都覺得劉老師太天真了,這種地方怎麼種的出菜?或許不是科班出身,劉老師沒有任何既定的框架,就只是想靠自己的雙手,實驗看看。 他用堆肥加入沙地,改良當地的土質。向一個有機農場,買了小白菜的菜苗,就開始種下第一批蔬菜。小白菜種下去才一兩天,每一株稚嫩的葉子,就出現小小的蟲洞。劉老師很疑惑,為什麼買來的小苗都有蟲呢?就打電話問有機農場的主人。主人告訴他:我的菜苗沒有蟲,是你種在土地上後,附近的蟲才被你的菜吸引來的。劉老師就問那應

長濱蓋屋日誌~~地基完成

圖片
在颱風過境後一個星期,回到長濱。幸好,大雨來臨前,已經完成地基部份的灌漿。監工黃先生,依舊留守,還因為停電,差一點斷炊。 才三個星期不見,房子的地基已經完成,同時做好水泥磅數測試的三個樣本。 走在土地上,原本鬆軟深黑的土地,在拔除了所有的野草,把剩餘的底土覆蓋在表土上,再加上重機具的行走和高溫曝曬下,變成堅硬的沙土。唉!果然是破壞容易建設難,好的土壤需要長時間慢慢的培養,卻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就沙漠化了。只能思索著,房子蓋完後,該如何種植,能加速土地的復原,恢復生機。其實還是很擔心,埋在土裡的雜草,會造成土地的優氧化,卻還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黃先生是在鄉下長大,很喜歡鄉間的環境,待在這裡的一個月,他已經融入我們土地附近的生態。他告訴我們,土地旁的小溪有野蝦,溪邊的竹林可以採竹筍,竹筍是類似綠竹筍的品種,清晨摘採,經滾水燙過後,可以煮湯或清炒,都很好吃。海邊則可以釣魚,他去釣了好幾條不知名的小魚,味道十分鮮美。黃先生也從臨地,下到我們土地邊上的大溪,找到大小溪的匯流處,再走回我們的土地上。 在他的指引下,隔天一大早,我和老公,抱著探險的心情,沿著已經收割的田埂,找尋比較不陡峭的路徑,走到溪邊。上次的颱風,似乎沒有帶來太多的雨量,不過溪邊的植物,卻都沿著同一方向傾倒,應該是瞬間加大的水流造成的吧!溪水不深,清澈見底,溪邊是完全沒有干預的自然生態,好喜歡這一片小天地,尤其在酷熱的夏天,坐在溪邊的樹蔭下,吹著陣陣涼風,真的是一大享受。手腳並用,從大溪走回小溪,再爬回我們的土地上。沒想到從小唱著的兒歌“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忽然之間就變成未來生活的真實畫面,真的是很奇妙。 剛開始動工後,就有很多親朋好友問我們是否要親自監工。由於考量到監工我們可以做的事情並不多,同時完全沒收入對我們的壓力也會比較大,所以就打消了監工的念頭。監工,同時也是兩面刃,認真的屋主可以確保房屋的施工品質,但龜毛的屋主或是遇到比較強勢的營造商,也可能會有很多摩擦,反而延誤工程。 大部份時間,不在現場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仔細的詢問和信任施工的監工人員。幸好,黃先生遇到我們有問題時,總是沒有隱瞞,很坦然的解釋,也提供許多現場的照片。有到場關心的朋友,也回報說,施工都有按照基本程序。就這樣,雖然無法天天看著房子一點一點的被建造起來,還是有著很多的信任,知曉一切都順

長濱蓋屋日誌~~邊走邊學

圖片
動工後,再度踏上長濱。由於我們的房子,橫跨土地的高低兩地,首先進行的是擋土牆的工程。望著被怪手挖開的地面,和已經移植,脆弱的站在土地上的樹木,一陣傷心,不知不覺的就從心底冒起。唯一能做的,就是替移植的樹木澆水。提著沈重的水桶,緩慢的在土地上移動,停在樹木邊,看見逐漸被水滋潤的土壤,我摸摸樹幹,替他們加油打氣。 後來,和長濱的友人提到見到土地動工後那種複雜的心情,他們理解的點點頭說,自己也曾有類似的感受,就只能等工程結束後,再慢慢的修復土地;大地的生命力是很驚人的,只要被正確的對待,很快就會重新洋溢著一片綠意。 在工地裡,發現大部份的師傅,都不年輕,平均年齡約在五十歲,甚至有六十初頭的師傅。看著這些師傅,在大太陽下,揮汗如雨,幫我們一點一點的實現未來的家,就覺得很感謝。也思索著,當這些師傅逐漸老去,新的一代又沒有人願意從事如此辛勞的工作時,未來的建築業,是否會遇到人力資源的瓶頸呢? 土地被挖開後,灌上一層薄薄的水泥(PC),之後再開始綁鋼筋,固定版模和灌漿。對於這些施工的細節,原本也沒有任何的概念,直到遇到了,才開始查詢相關的資料。一般來說,固定鋼筋的鐵絲,是不會影響結構的強度,只是為了讓鋼筋,能夠承受水泥的重量,不會在灌入水泥後,有脫開或走位的現象。所以若是鋼筋的間距在20公分以上,就需要每一交叉點都綁鐵絲,倘若在20公分以下,則是1,3,5;2,4,6這樣跳著綁即可。不過,一般建議,綁鋼筋的鐵絲硬度要夠大20號以下,這樣才比較不容易發生鐵絲被撐斷的情況。 但是20號以下的鐵絲硬,施工起來就比較不容易,所以有些工地會採用硬度較低的鐵絲。倘若是這種情形,就必須考慮可能有些鐵絲有斷裂的風險,所以業主若有疑慮的話,可以要求每根鋼筋的交叉點都需要用鐵絲固定。 待在長濱的時間,除了在工地,和監工的黃大哥聊天,多瞭解一些地基相關的知識,另外就是在幾家熟悉的小店和朋友家遊走。良鎮豬咖啡是我們的新據點,良鎮是從高雄移居長濱的咖啡重度愛好者。在良鎮的小店裡,有好喝的咖啡,可以聽到許多和咖啡相關的討論,還會認識很多奇人異士:這次就遇到了已經在長濱的土地上露營兩個月的Jimmy和在長濱短居的阿任。同時,這裡也是長濱的八卦中心,想知道長濱的大小事,只要走一趟良鎮豬咖啡,絕對可以掌握一手消息。最愛良鎮豬咖啡的原因是,它幾乎沒有任何的商業氣息,就只是一個和朋友分享好咖

長濱蓋屋日誌~~動工了

圖片
歷經了各方人馬的討論和修改,以及等待老天爺的配合,終於在上週順利放樣。在木樁的範圍內遊走,想像著自己在房子的不同角落望出去的風景。躺在房內,就可以遙視金剛山,在客餐廳裡,則是樹景和山景交融在一起。閉上眼睛,聽著潺潺的溪水聲;在樹蔭下,享受陣陣的海風。未來的生活,隨著涼風,一點一點的吹進心坎裡。 這次回家,才走到土地的邊緣,就看見一抹紅,在入口處向我們招手。剛買土地時,自行飄來的鳳凰木,經過三年的天養,已經長成大約二三公尺高的樹木。 麵包樹幹上,有啄木鳥蓋起自己的家。 之前掛在樹梢上的蘭花,在樹蔭的呵護下,一陣春雨後,再也藏不住回歸野地的喜悅,恣意綻放。 五月初才採收了三串蜜蕉,這次又看見新的果實。自然農法的蜜焦,個頭雖然不大,果肉卻香甜結實,儘管天氣炎熱,成熟後的蜜焦,多放幾天,肉質也不軟爛,和市場上的蜜焦,截然不同。 土地上,還有許多不知名的植物,等待著我們,一一去認識。 這次,替我們做地基的黃先生,答應協助移植地基內的樹木。雖然,現在的天氣已經太過炎熱,樹木們也沒有經過斷根的處理,但還是期望著,會有奇蹟出現,生命力強盛的他們,能夠繼續在土地上存活下去。 本週,順利開工,雖然人不在現場,心卻彷彿和土地在一起。從2012年11月買地,將近四年後,我們逐漸走近另外一個新生活的起點。現在的我們,處在舊生活和新生活的過渡期,不斷遊走兩地之間,經歷許許多多的自我對話,渴望釐清複雜而凌亂的情緒。 直到靜下心來,凝視遠方時,才發現,好多焦躁和幸福的畫面,都只是頭腦的想像;其實,在這等待、籌劃、實現的過程裡,你應該品嘗的反而是每一個過程的獨特滋味。 親愛的土地,謝謝你,給我們這樣一個美好的空間,能夠在上面隨意揮灑我們對於生活的渴望和想像。雖然,現在的我們,是你的擁有者,但我們始終知道,你才是我們的母親,而我們只是借用你的懷抱,未來,一切終將回歸大地。願土地上所有的生物能和我們一起分享這片豐饒的土地。動工當天,我默默的在心裡向山裡的精靈和守護的神明呢喃著。

聊聊好久不見的喵!

圖片
家裡的貓,隨著我搬遷回娘家,轉眼間,也快四個月了。這一回,不像上次舉家從新竹搬到台南,貓咪看著陌生的搬家工人進進出出,熟悉的環境被清空,然後來到一無所知的新家,緊張了一兩天後才逐漸恢復正常。這次,我們只帶一小盒貓咪的隨身用品,貓籠、貓砂、貓抓板、貓飯碗,彷彿外出旅行一般的把兩隻貓咪拎到我娘家。這裡雖然不是兩隻小子的地盤,卻是個不陌生的地方,他們帶著郊遊的心情來訪,直到住了超過二個星期後,才慢慢的意識到不會再回台南了。 個性迥異的南瓜和湯圓,適應力也大不相同。湯圓很快的就開始探索家裡的每一個角落,跳上廚房和客廳的每一個櫥櫃上,讓自己從小白貓變成小灰貓,逼得我們不得不來個大掃除,讓櫃子上的灰塵,灰飛煙滅。他開始在這個新環境裡,不斷的擴大地盤,包括硬體和人體地盤。晚上,我爸媽看電視的時間一到,湯圓就會窩在我媽的大腿上,把外婆當作睡墊。當湯圓坐在三人沙發椅上睡覺時,他就不准南瓜睡在隔壁的雙人沙發上,彷彿整個客廳都是屬於他的。 年初有一陣子,天氣很冷,湯圓就愛上我們家的熱水瓶。熱水瓶變成他的超大電毯,每天都賴在上面,不肯下來。 南瓜則是一直沒有歸屬感,他忽然之間遺失了所有帶著他的味道的傢具,老大的地位變得更加岌岌可危。沒辦法擴展地盤的他,開始變得愛黏我,我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把我當作安全感的來源。 白天,我待在房裡的時間比較長,南瓜就常常躺在我的床上沈睡。他的睡姿,超級放鬆,像一個小孩,喜歡平躺,四腳朝天,偶爾還會發出輕微的打呼聲。不過,在公共空間時,就比較少看到南瓜的身影,他喜歡躲在桌子底下的椅子上、紙箱或是貓籠裡。 直到三個多月後,南瓜才越來越習慣和這麼多人一起生活,他開始會和外婆翻肚肚撒嬌;會在我們回家時,守在門口等待;會躺在客廳桌子上,越來越自在。兩隻貓兒子,用自己的方式,融入新環境,同時,變成來訪客人的新寵。 小妹帶澳洲男朋友回家時,不懂中文的他,馬上和兩隻貓變成好朋友。湯圓也毫不客氣的就躺在人家身上睡覺,再度增加自己擁有的貓奴人數。 我猜,南瓜和湯圓,應該也發現大家庭的好處了,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他們就不用餓肚子,因為有外婆會把他們,餵得飽飽。 現在,湯圓每天會睡在衣櫃上,享受君臨天下的感受。南瓜則是睡在木頭桌上,守候不時會出現的壁虎。看起來,我們家貓咪一隻是樹林派(喜歡往垂直空間發展),一隻是草叢派(喜歡平面有掩蔽物

長濱蓋屋日誌~~在五味雜陳中前進

圖片
四個多月的等待,歷經兩次的退件和修改,無數次的詢問,並且帶縣府承辦人到現地了解地形地貌後,建照終於核發下來了。 整整一年的前置作業,在好多人的協助和自行摸索下,總算又往未來的生活邁進了重要的一步。建照通過當天,我正好在內觀中心,最後一天,禁語解除後,就和一位當法工時認識的師姐聊到有預感或許這幾天建照已經通過了;接著打電話給老公,果然接到好消息,一整個開心。 四月中,先進行開工的祭拜,祈求一切平安順利。好久不見的長濱,陰雨綿綿;雲霧繚繞的山頭,卻依舊美的令人捨不得移開目光。 在草地上,放上小桌子和鮮花素果,象徵著我們的心意,祈禱土地上的一切生物能夠安然的生長,以及未來有緣來到此地的人們能夠感受到愛和寧靜。 原本以為,祭祀的儀式過後,就可以享受賴在長濱的小週末;卻全然不是那麼一回事。剩下的時間,有一大半,在租來的小屋中,除霉抓漏抗白蟻。或許是三月時連綿不絕的雨和突然飆高的溫度,讓密閉空間裏的小生物,生意盎然。包括木頭家具的表面、冰箱(上方牆壁有漏水)裏、拖鞋、餐具和打包的紙箱上,都有細細的毛舞動著向我們揮手。同時發現浴室門板的下方有不名木屑,且範圍逐漸擴大。 洗洗擦擦了大半天,才終於擺脫灰色的小生物。接著把門板拆卸,直接把白蟻驅除出境。最後,不斷除濕,希望能盡量降低房內的濕度。臨走前,默默禱告,下次回來時,能夠不用再大掃除。 回新竹後,開始和營造商討論放樣和動工的日期。確定下來週五放樣,五月中旬正式動工。我們帶著興奮的心情,一大早就開車直奔長濱。太陽似乎也感受到我們的喜悅,一路陪伴,蔚藍的天和深紫色的海洋,真是個迷人的好天氣啊! 到達土地後,就看見營造商和一小群人,帶著儀器、筆記型電腦。營造商和我們確認地界的位置,並用羅盤確定方位後,開始在樹蔭下用電腦模擬計算房子的位置。 陽光依舊火熱,很快的就在每個人的身上留下或深或淺的烙印。我們趁著等待的時間,和營造商討論一些施工的細節。在地基範圍內的樹木,就移植到土地的其他位置。雖然現在天氣已經越來越炎熱,也不確定他們是否能夠存活,還是嘗試著種種看,希望在熟悉的環境下,會有奇蹟出現。 原本很希望土地上的表土能被保留下來,當做之後種植的土壤,營造商卻沒辦法配合,對於營造人員來說,保留土壤這件事情,好像是天方夜譚。之後討論到是否能夠用擾動土壤最少的方式來進行房屋的興建,比如說大型

內觀十日禪~第四次學習

第四次參加內觀十日禪。有朋友好奇的問,每次的課程都一樣嗎?我點點頭,是啊!課程的內容都相同,但是每次自己的學習和體悟都不一樣。在內觀的過程中,我們學習的其實只有一件事,就是帶著平等心如實的觀察自己。然而,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卻需要無數的練習,才能有愈來愈深刻的理解。 前三天的Anapana觀察呼吸,是為了讓心專注下來,之後才能夠觀察到全身上下的感受。這三天,對我來說,常常是最辛苦的;因為心猿意馬,你的心很難聽從自己的使喚。這一次,頭腦比較安靜,打妄想的時間也比較短,然而在觀察小範圍的呼吸時,卻還是感到很不容易。我很認真的把注意力專注在嘴唇以上,鼻孔以下的小三角形範圍中,但呼吸流過皮膚的感受,依舊不夠清晰。你可以持續的感受到自己在呼吸,可是氣體的流動卻時有時無。你必須不斷的維持專注,慢慢的磨利自己的覺察力。這一次,我和自己的煩躁同在,努力的搜尋自己呼吸的氣息。由於感受到觀察呼吸的重要性,所以一次一次的把煩亂的心抓回來,回到模糊不清的氣息上。專注於呼吸的同時,其他地方的疼痛感受升起,經過好幾次十日禪的練習,對於疼痛,已經知道該如何用旁觀者的心態觀察。看著疼痛升起然後滅去,再度升起滅去,來來去去,直到心開始不願意當旁觀者,再度對疼痛升起不耐;當感受到心的浮躁,無法觀察呼吸時,才會緩緩的移動姿勢,重新開始。 接著第四天,開始觀察感受。前三天的努力,果然沒有白費,當專注力增加後,對於身上的各種感受,可以有比較清楚的覺知。覺知比較清晰時,所有感受的頻率也跟著加速。這時候,就更能夠理解所謂的無常。無論是粗重的感受還是細緻的感受,都在變化中。也由於變化的速度快,心比較不會被某一種感受牽制住,感到不耐。 就在我逐漸習慣每日的靜坐和長時間的內觀時,忽然開始莫名的吞嚥。我不自覺的吞口水,而且吞口水的頻率很高,這樣的干擾,讓我很難專心的內觀,並且覺得難受。接著,我開始升起對吞口水的恐懼和不安,這樣的情況就持續的發生。直到晚上就寢時,我還是不自覺的吞嚥,把自己嚇醒,一整夜都睡的很淺。直到隔天早晨,我才意識到,我對於吞口水的感受,有著好深的瞋恨,而這樣的執著,反而讓它更有力量,把自己完全的困住。我終於記起來該用平等心對待它。接下來的靜坐,才開始不斷的提醒自己,要安靜的凝視整個吞嚥的過程;它再度來臨,我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不做情緒上的反應,只是觀察,觀察口水吞嚥後身體的感受。沒有害怕,就

第二次搬家

第二次搬家。和第一次搬家,有著截然不同的心情。第一次,是離開自己從小居住的城市;這一回,傢具和人各自搬到不同的地方。傢具先到未來要落腳的長濱定居,我則因為老公的工作轉換,重新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城市。 第一次的搬遷,離開自己深愛的社區和居住環境,讓自己除了身體的忙碌外,還要承受紛亂的情緒;這一次,雖然不捨,卻帶著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回家的喜悅;打包起來,就沒有第一次這麼浮躁。安靜的收拾所有的東西,分類裝箱,把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物品、植栽和貓咪,先載回娘家。安頓好兩隻毛小孩後,再回到台南做最後的整理。 我們打包的速度不快,即使在忙碌中,依舊抽出時間,去我們喜歡的餐廳吃飯,拜訪一些朋友,同時認識一些新朋友。或許這是我們道別這個城市的方式吧!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回憶,串聯我們對它的情感。 打包進入最後階段時,每封一個箱子,都有在封時空膠囊的錯覺,好奇著自己在一年後的開箱心情。離別的前夕,對面的鄰居,帶來堅果水果和滿滿的祝福;望著滿室的箱子,和清空的居住空間,還沒真正的離開,卻有著好像做了一場夢的奇妙感受。隔天,吃完早餐後,搬家公司的員工就準時到達。迅速的移動所有的傢具和物品,短短兩個小時,所有的東西已經上車,只剩微微的日光和滿地的灰塵。 我簡單的清掃了房子,一邊向屋子道謝,謝謝它這一年半的照顧,接著把鑰匙還給房東後,就開著車,往東部邁進。 從都市裡的鋼構大廈,來到鄉村四十年的老房子。除了一張床墊搬上二樓的床架上,其他的東西,都擺放在一樓。搬家公司的員工,很貼心的在客廳留下一個空間,讓沙發可以落地。天黑後,所有的物品都搬進屋內。把簡單的碗盤鍋具從紙箱中撈出來後,再去長濱街上買了點簡單的食物,終於,在微溼的涼意裡,熟悉的餐桌上,吃了新居的第一餐飯。 飯後,整個腦袋已經累得不聽使喚,把床鋪鋪好,進入靜默的夢鄉。 隔天早上,才開始認真的檢視老房子的環境。在這裡,有一種身處時光隧道的感覺。滑軌斑駁的藍色木窗,要小心頭撞到天花板的陡峭樓梯,高架的木板床架,不同顏色的牆壁;出奇的寧靜,讓你會有種錯覺,彷彿睡在山屋裡,只聽的到窗戶的震動聲和隱隱約約的蟲鳴。或許這就是我渴望住在這裡的原因吧!可以重新聽見,大自然的聲音。 雖然這還不是自己的家,卻是第一次這麼靠近這個地方。從擁有一塊地到有了一個隨時可以短居的空間,和長濱的連結,逐漸加深;等待著,新的家,在不遠處,一點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