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

即使沒有畫面,賽德克.巴萊的小說,依舊是驚心動魄。我,無法一口氣看完,有太多被壓抑的情緒,隱藏在文字之中,讓我不知不覺就紅了眼眶;非得讓自己停下來,離開那個現場,讓心臟的跳動逐漸緩和下來,才能再度回到故事之中。
這是一個歷史故事,那一群人曾經真實的活在這塊土地上,我像是掉入旋渦之中,被吸入將近百年前的霧社山中,第一次聽到賽德克族用自己的語言訴說著自己的信仰和生命之流。但,歷史事件不會單純的用一個民族的視角來呈現,你站在樹林中,跟隨著莫那魯道的出草和成年禮,看見他們對於靈的觀點和不可侵犯的尊嚴;你站在埔里的山邊,看見日本山地警察的顢頇和恐懼,同時也看見日本政治家的敏銳和同理;部族間的仇恨和競爭,不單單只是簡單的殺人償命的邏輯,這裡面還有著屬於勇士間的爭奪和驕傲。
成為光榮的戰士,才能在死後,在祖靈的歡迎注視下,走過彩虹橋,而那裡才是自己真正的故鄉。
"活著",不單單只是肉體上的存活,而是必須擁有自由的靈魂;生命不會在吞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結束,而是會延續的飛奔在彩虹橋上。這是賽德克族內心深處最根本的信任和真實。當用這樣的角度去觀看時,這一場求死的戰役,也是一場求生的渴望;人世間的離別是為了永恆的相聚。
然而,即使流著同樣的血液,有著相同的信仰,也會有著脆弱和恐懼;當恐懼戰勝信任時,生命的本身就變成唯一可以依靠的真實了。選擇死亡,需要勇氣,選擇活著,也需要有很強的意志,去克服內心深處的惶惶不安和罪惡感。
在文化的衝擊下,如何面對自己原有的信仰和習俗;甚麼叫做文明,甚麼叫做野蠻?渴望歸屬卻注定要飄零的一郎和二郎,訴說著歷史加諸在身上的無奈,而這樣深沈的感受,不也是許多人內心的痛嗎?
文明的高傲,讓我們始終用同一個框架和道德標準去評價不同的文化,不曾深入理解和體會的我們,看到的也不過是自己詮釋的表象而已。然而,我們卻很容易批判著這樣的表象,知識的累積讓我們忘了什麼是真正的智慧。
仇恨的蔓延和利益的誘惑,讓脆弱的人性,在混亂中,失去了方向,終結一個生命,變成了一種情緒的出口。這也算是人類歷史的共業吧!在每一個戰爭之中。我呆呆的想著,自己是否也曾經在無意識中散發著憤怒的情緒,加重了地球的沈重?
賽德克.巴萊,說得是好久以前的故事。然而所有屬於人性的部份,依舊存在,曾經有過的矛盾,也還未曾消逝;它也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見歷史,同時省思鏡子裡的自己,是否還用同樣的方式活著?
這張大頭照好酷!
回覆刪除我等不及想要去看了,希望能如期九月份就可上映
版主回覆:(2011-07-12 18:18:56)
我也是超期待的,好想看這部史詩般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