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為休假而休假嗎?
前天在院子裡採櫻桃的時候,遇到Mike剛下班,到院子休息。他開心的告訴我們他接下來有三個星期的休假,我們好奇的詢問:那你和Conny有計劃去哪裡度假嗎?
他搖搖頭說:沒有耶!大部份的時間應該都會待在家裡,可能只是去鄰近的小鎮走走,單純的享受慢步調的生活。
我和老公驚奇的對看一眼,這真的是很大的文化差異;在台灣,休假通常是為了要出去玩,我們需要一個全然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環境,讓我們遠離工作的壓力。另一方面,很多人沒有辦法安靜的待在家裡,享受生活的樂趣。家裡怎麼會是休假的地方呢?總不能老是盯著電視或電腦螢幕,我們需要更多感官上的刺激和不同,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是在度假中。
即使是安排旅行,通常也很難請超過一個禮拜的假,因為台灣的公司為了節省成本,人力資源永遠和工作量不成正比,職務代理人常常只是虛設,很多時候請長假,回到工作崗位時,就代表著要面對原本的工作和請假期間多出來的任務,即使有三頭六臂也很難消化。此外,若是遇到一個用請假的多寡來衡量你工作績效的老闆時,更難克服休假時的心裡壓力。還有一些公司,甚至明文規定,請假若超過一個星期,則需要經過副總經理或總經理簽核;這樣的流程有可能只是一種形式,卻也不難看出公司想要嚇阻員工請長假的心態。
原本就是員工權益的休假,到最後,能夠帶著輕鬆享受的心情放假的人,卻成為少數。更不要說請長假時,請假單上的請假原由只填上"休假"兩個字,肯定被當成異類看待。
相較之下,老公雖然只在德國做短期研究,卻除了一般國定假日外,足足有26天的特休。休假的時候,只需要把假單填好,和職務代理人溝通好,即使還沒收到大老板批准的回覆,依舊可以安心去放假。在這裡,工作的時候老闆最大;放假的時候,則是員工最大,每一個人都能充分理解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份。
我始終相信,被尊重和被合理對待的員工,在工作的時候,反而會更專著於將自己的任務完成;反之,一個在責任制的制度下始終覺得自己被公司佔便宜的人,就很難全神貫注的在工作上,在上班的時候,能夠偷回一些自己的時間,常常被視為理所當然,更不會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
一來一往下,表面上,老闆看到自己的員工長時間的在工作,卻不見得有更好的工作效率,同時又失掉員工的向心力,一點也不符合商業上的經濟效益。大老闆們,是不是該停下腳步,重新思索問題的根源。
期待有一天,能看到台灣的員工,可以沒有理由的,為休假而休假!
他搖搖頭說:沒有耶!大部份的時間應該都會待在家裡,可能只是去鄰近的小鎮走走,單純的享受慢步調的生活。
我和老公驚奇的對看一眼,這真的是很大的文化差異;在台灣,休假通常是為了要出去玩,我們需要一個全然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環境,讓我們遠離工作的壓力。另一方面,很多人沒有辦法安靜的待在家裡,享受生活的樂趣。家裡怎麼會是休假的地方呢?總不能老是盯著電視或電腦螢幕,我們需要更多感官上的刺激和不同,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是在度假中。
即使是安排旅行,通常也很難請超過一個禮拜的假,因為台灣的公司為了節省成本,人力資源永遠和工作量不成正比,職務代理人常常只是虛設,很多時候請長假,回到工作崗位時,就代表著要面對原本的工作和請假期間多出來的任務,即使有三頭六臂也很難消化。此外,若是遇到一個用請假的多寡來衡量你工作績效的老闆時,更難克服休假時的心裡壓力。還有一些公司,甚至明文規定,請假若超過一個星期,則需要經過副總經理或總經理簽核;這樣的流程有可能只是一種形式,卻也不難看出公司想要嚇阻員工請長假的心態。
原本就是員工權益的休假,到最後,能夠帶著輕鬆享受的心情放假的人,卻成為少數。更不要說請長假時,請假單上的請假原由只填上"休假"兩個字,肯定被當成異類看待。
相較之下,老公雖然只在德國做短期研究,卻除了一般國定假日外,足足有26天的特休。休假的時候,只需要把假單填好,和職務代理人溝通好,即使還沒收到大老板批准的回覆,依舊可以安心去放假。在這裡,工作的時候老闆最大;放假的時候,則是員工最大,每一個人都能充分理解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份。
我始終相信,被尊重和被合理對待的員工,在工作的時候,反而會更專著於將自己的任務完成;反之,一個在責任制的制度下始終覺得自己被公司佔便宜的人,就很難全神貫注的在工作上,在上班的時候,能夠偷回一些自己的時間,常常被視為理所當然,更不會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
一來一往下,表面上,老闆看到自己的員工長時間的在工作,卻不見得有更好的工作效率,同時又失掉員工的向心力,一點也不符合商業上的經濟效益。大老闆們,是不是該停下腳步,重新思索問題的根源。
期待有一天,能看到台灣的員工,可以沒有理由的,為休假而休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