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furt 博物館之旅(下)
老公自從學生時代就對建築很有興趣,喜歡看各式各樣的房子.,也熱愛替大型建築物拍照,當然不會錯過法蘭克福的建築博物館。
走在美茵河畔,我們遙望著對岸高聳的房子,感覺上河的南岸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微風徐徐,散步的人們,享受著假日午後的陽光。
經過通訊博物館後,沒走多遠就看見建築博物館。
博物館的大門進去後,是一個寬敞的服務台,大廳的側面有一個舒適的咖啡廳。太陽透過屋頂的玻璃照射進來,彷彿置身在戶外。
建築博物館總共有一到四樓,四個不同的展覽區域,我們參觀當天,正好有兩個區塊都在換展中,只看見一半的展覽。
固定展區中,展示許多建築師的設計手稿和完成的建築相片。跟依些大型的公共建築比較起來,我更喜歡的是一般住家,或許是這樣的建築比較貼近我們的生活空間。
特展則是展示2010年德國的最佳建築Museumsinsel Berlin和其他將近二十棟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 除了建築物的相關資訊和照片外,還有每一棟建築的3D模型展示。其中一間位在柏林獨棟木造的超級市場,簡直像是豪華版的草葉集,讓人有在森林裡購物的感受,如果有造訪柏林的話 ,一定要去參觀。
離開建築博物館後,經過一個大公園,繞過公園,就到了實用藝術博物館。
取名為實用藝術,當然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裡面的展示品無奇不有。一樓是日本文物特展,有一些紙類工藝品、臉譜面具、招財貓......等生活藝品,甚至連榻榻米都變成展示的一部份,讓小朋友可以爬上去玩耍。曾受過日本文化洗禮的我們,這時候才感受到原來我們生活中覺得習以為常的一些東西,在歐洲竟然是如此的罕見。
二樓擺放了各式各樣的桌椅、陶藝品、花瓶、身上的飾品,還有傳統的雕花衣櫃。我們欣賞著隨著時代的轉變,生活用品的演進和改變。人們對美的喜好始終如一,只是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
三樓則是Apple和相關電子產品的特展。敘述了Apple這家公司創造的一種品牌文化,從第一臺桌上型的蘋果電腦開始,到最近形成話題的ipad ,蘋果總是帶電子產品新的定義和使用習慣。除了硬體的部份外,同時展出Apple各種不同的平面影音廣告,讓我們深入瞭解它是如何用行銷強化一個品牌的獨特性。
老公看著這些陪著他成長演進的電子產品,特別有感觸。這些東西,他都如數家珍,能夠在一個展場上重溫這段歷史,讓他覺得超有共鳴的。
另外一個展間,展出一些現代知名品牌的廚具,特殊造型的燈飾。也有一個角落,訴說著Swatch這個品牌的歷史。
最後有一個區塊是放置來自中國的文物。這一部份和我們的故宮比較起來,當然是相距甚遠,比較像是湊篇幅用的展示品。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沒有甚麼參觀的人潮,反而讓我們很舒服的坐在椅子上休息。一天四家博物館,到這個時候,真的是兩腳無力,每看到一張椅子,都覺得它在向我們招手。
充分休息後,才緩慢的踱步,往蘋果酒區前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