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明自然農法(II)~~從綠色革命談起

第二堂課從農業的綠色革命揭開序幕。武龍老師播放了一部NHK製作的跨越兩千的特輯,裡面就在探討綠色革命後,人口、糧食、土地的變化。

片子從印度一片鹽化的土地開始,白色的大地,透露著荒涼寂寥的氣息。

但,目前的糧食是否真的不足?

事實上是,目前生產的糧食足夠120億的人口食用。既然糧食是足夠的,為什麼在我們的周遭,飢荒還是時有所聞?主要是糧食的分配。當糧食變成一種資源和投資工具時,它變相為一種貨幣。這時候沒有錢或沒辦法提供經濟價值的人們,就是無法獲得糧食。大批的糧食被拿去餵養動物,因為肉品的輸出可以獲得更大的利潤。

有一個簡單的計算方式,( 10 公斤糧食 =人增加 1公斤的肉 ;10 公斤的糧食 = 豬增加一公斤的肉;10 公斤的豬肉 = 人增加1公斤的肉 = 100 公斤的糧食) 。所以葷食和素食消耗糧食的速度接近十倍之多。

我們是不是該重新思考我們消費食物的方式?

基因改造,是科學家們繼綠色革命後,另一個解決糧食問題的方法。目前,開始研發能夠預防病蟲害,抵抗除草劑,甚至是適應鹽化土壤的種子。這樣的發展,以生物演化的觀點來和,卻讓人憂心忡忡。因為萬物都會想辦法延續自己的生命,防病蟲害的基因,有可能會讓病蟲在幾代的演化之後,基因突變而無法消滅。抗除草劑的種子,若和一般野草雜交,是不是有機會發展成超級野草?之後,改變自然的人們,又要用什麼手法來對抗這一切呢?誰能夠預測,基因科技是否有可能在帶來一片榮景後,卻導致更大的危機?

看著影片中,美國企業化的大型農業公司,用中心之軸抽取地下水的灌溉系統,一次可以灌溉一公里半徑的土地;企業主語帶豪氣的說,我們是把農業當商業經營,坐在電腦螢幕前的他,不是看氣候選擇作物,而是用穀物的收盤價格決定耕種的產品。看到人們為了自身的利益,毫不猶豫的揮霍大自然的資源,有一股寒意,久久不散。

留言

Popular Posts

訂房

腸胃敏感貓的漫漫長路

金線蓮~~生命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