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明自然農法(I)~~實行原則和農業生態

秀明農法的第一堂課,延續著說明會裡的介紹。詹大哥開始講述怎樣實行秀明農法。故事從一個日本農夫木村先生開始。因為深刻體會到農藥的傷害,接觸到自然農法的他,決心在自己的蘋果園實施無肥料、無農藥的耕作方式。

第一年開始不灑農藥以後,果樹開始生病,葉子被肆虐的蟲害吃光,長出來的蘋果根本沒辦法賣人。果樹裡的毒素,一點一點的排放出來,慢慢地,蘋果樹開始長出新芽;然而,到了第二年結果的時節,卻沒有看見蘋果的蹤影。

家裡的經濟來源,沒有著落,木村先生開始在遊戲場,和其他的地方打工賺錢。但是他還是對蘋果樹懷抱著期望。每次想放棄的時候,看到開花的果樹,就會再燃起一線希望,期待接下來的收成。
又過了兩年,木村先生始終沒有在自己的蘋果樹上再次看見蘋果的蹤影。心灰意冷的他想要放棄,卻因為小孩的一句話”如果我們現在放棄了,那我們之前忍受了這麼久是為了什麼呢?”,讓他堅持下去。

第五年、第六年,蘋果樹還是沒有給木村任何的回應。痛苦的木村,想想自己這一段失敗的人生,決定到深山裡尋死。就在他走進山裡,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時,突然發現一棵結實纍纍的果樹。他突然想到,在這個完全自然的地方,為什麼果樹可以生長的這麼好。仔細觀察果樹旁的土地,發現土地上有厚厚的落葉,落葉底下的土壤保持著溼潤。

觀察到這個現象的木村,又燃起了信心,緩緩的走回自己的果園,他開始收集落葉,營造一個更適合蘋果生存的環境。

第七年、第八年的某一天,木村的朋友突然跑來告訴他,你的蘋果結果實了,興奮的木村急忙的趕到果園,發現所有的果樹都開始結果,他終於聽懂蘋果的話。

現在,木村先生的蘋果遠近馳名,據說600顆蘋果樹開放訂購時,只要十分鐘就會一搶而空。木村先生謙虛的說,能有這麼好的蘋果,並不是因為他是種蘋果的專家;蘋果才是真正的主角,他只是蘋果的幫傭,協助蘋果綻放最佳的光采。

節目現場,木村先生帶來一顆放了兩年的蘋果。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這顆蘋果居然完全沒有腐爛,它只是脫水乾燥;乾燥後的蘋果,發出迷人的清香。另外一顆新鮮的蘋果,可以輕易的用刀子劃一下,就剝成片狀。咬下蘋果的主持人,露出滿臉幸福的表情。讓人不禁期待這樣的蘋果,到底是什麼味道?

這堂課,除了講解該如何實施秀明自然農法外,也介紹了目前農業產銷的現況。這個部份讓身為消費者的我不禁開始思考要如何善用自己的影響力來關心一直在默默為我們付出的生產者。

diagram.jpg

目前的產銷狀況,如上圖所示。

大的農化生技公司用新品種的種子來掌控農民,農民在購買種子後,接著就必須購買農藥、肥料才能夠讓農產品長得好。另外,由於貫行農法(大面積栽種,使用肥料和農藥)的興起,必須要大面積栽種和高產量,才有辦法在價格競爭的市場上存活下去。

大面積、高產量就意味著資金、土地、設備的投入;所以糧食的供應變成了資本的競爭,一般的小農,很容易就在這場競爭中淘汰出局。結果會造成農產品被掌控在大的農企和財團手裏。握有糧食資源的財團,就像握有另一張談判的籌碼,更容易藉由自己的權力來影響政府、干預政策,以增加自己的利益。這就像是一個負向的循環,慢慢地,農民無法藉由耕種來養家活口,因此造成更少的人力願意投入這個產業;逐漸地,農業就會成為一個壟斷的產業。

身為經濟鏈末端的我們(消費者),只是通過通路、行銷、廣告來購買所使用的食物。對於生產鏈源頭的農民,卻沒有跟他們發生任何的關連。在一切食品不虞匱乏的狀況下,甚至不曾想過,辛苦耕種的農民他們所面對的遭遇和不平等的對待。

所以消費者的覺醒和關心是改變這一切的最大力量。

接下來是秀明自然農法的實作原則,這些原則都很簡單,但是否能夠有好的收成,最重要的還是在栽種人的心。

一. 自家採種
現在農業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種子掌控在農企業手上。當農民必須仰賴農企業的種子,就代表著無法脫離農藥和肥料,這是基因中的記憶。自家採種可以讓農民開始獨立自主。使用自己土地上收成的種子,會讓延續的生命,藉由基因的記憶,逐漸適應這一塊環境,而生長的更好。此外,自家採種,可以恢復植物的多樣性,讓生物界的生態更為豐富。在自家採種的過程中,因為主人的喜好,會種出不同口感和個性的食物,進一步產生差異化和品牌區別。只有藉由品牌的建立,才有機會突破價格競爭,增加自己的附加價值。

二. 連作
沒有耕作的土地,因為失去了植物根部微生物的存在,也會逐漸的失去土地的生命力。讓土地休息是人類依照自己的習性,強加在土地上的一種作法。因為我們習慣掠奪大自然的資源,所以我們認為植物也會掠奪土地裡的營養,殊不知植物和土地是共生互惠的關係。土讓的肥沃和植物、微生物的存在息息相關。所以秀明自然農法主張連作。

三. 適期適地
耕種時要尊重大自然的法則,在適合的的天候種植適合的作物。另外,也要思考植物和土地的關連。在適合的土地上種植適合的物種。這樣耕種者和被耕種的作物都會感到比較輕鬆喜悅。

四. 雜草管理
秀明農法的原則是不使用除草劑和任何其他化學方式來管理雜草。而至於細節部份的管理,可以讓每一個生產者自行決定。武龍老師建議了幾項原則,植物生存的要素就是陽光、空氣、水、土壤。所以當雜草的蔓延影響到作物的這些生存要素時,就可以適時的協助。例如雜草長的比作物還高,會擋住作物的光線,就可以將這部份的雜草除掉。或是除掉雜草的土地,可以用一些草葉覆蓋,一方面可以表持土地的濕潤,另一方面也可以抑制雜草的生長。

五. 用心照顧
這不是秀明農法的原則,但卻是武龍老師在課程中不斷強調的。我想這是栽種的根本。細心觀察,和大自然學習該如何照顧土地和植物。不斷地反省,讓自己的田地一天比一天健康,這就是秀明農法對每一個耕種者的期待。



留言

Popular Posts

訂房

腸胃敏感貓的漫漫長路

金線蓮~~生命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