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
故事的場景是發生在全世界的海洋中。離奇失蹤的捕魚船,海底激增的怪蟲,失去控制開始攻擊人類的鯨魚,水合物的裂解所引發的海嘯……,讓所有的科學家一同搜索這些不尋常現象背後的答案。
恐懼和災難讓人們重新認真的去看待深不可測的大海。並重新思索人們理解其他生物及大自然的方式。
明快的節奏,緊張的氣氛,想解開謎團的渴望,引領著我一頭栽進這個未知的世界。
人們對於智慧的認知,必須符合我們行為模式的框架,才能被理解。我們的理智能夠接收的知識,才會被解讀為智慧。然而,是否能夠存在其他種智慧存在的模式,書裡的單細胞生物,像是要打破習慣的認知,用全新的方式傳遞著知識。
很驚訝的發現,這本小說是在2004年就在德國出版了,當時生態環境的議題,還沒有受到這麼廣大的重視。法蘭克提早的在故事裡描繪了大自然反撲的力量,也提出了許多值得深思的議題。
書裡,也藉由一些人物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的野心和自大的一面:以為所有微生物消滅後,人類還能安然的存活著。我們自認為可以掌控一切,卻遺忘了人類始終還是生態系中的一環。我們和萬物之間的連結始終都在,並不會因為閉上眼睛後就消逝了。
擁有力量後的狂妄,讓我們忘了所有資源的應用還是需要平衡,當不平衡不斷的持續時,大自然就會用最原始的方式,讓一切重新開始。
謙卑和敬意。是我們該學習的,對所有其他的生命。
恐懼和災難讓人們重新認真的去看待深不可測的大海。並重新思索人們理解其他生物及大自然的方式。
明快的節奏,緊張的氣氛,想解開謎團的渴望,引領著我一頭栽進這個未知的世界。
人們對於智慧的認知,必須符合我們行為模式的框架,才能被理解。我們的理智能夠接收的知識,才會被解讀為智慧。然而,是否能夠存在其他種智慧存在的模式,書裡的單細胞生物,像是要打破習慣的認知,用全新的方式傳遞著知識。
很驚訝的發現,這本小說是在2004年就在德國出版了,當時生態環境的議題,還沒有受到這麼廣大的重視。法蘭克提早的在故事裡描繪了大自然反撲的力量,也提出了許多值得深思的議題。
書裡,也藉由一些人物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的野心和自大的一面:以為所有微生物消滅後,人類還能安然的存活著。我們自認為可以掌控一切,卻遺忘了人類始終還是生態系中的一環。我們和萬物之間的連結始終都在,並不會因為閉上眼睛後就消逝了。
擁有力量後的狂妄,讓我們忘了所有資源的應用還是需要平衡,當不平衡不斷的持續時,大自然就會用最原始的方式,讓一切重新開始。
謙卑和敬意。是我們該學習的,對所有其他的生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