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旅~~栗林公園、直島地中美術館

DSC_0394.JPG
 
第二天的行程,從栗林公園開始。其佔地75公頃,背倚紫雲山,是江戶時代著名的庭園。

栗林公園的入口,就是一棵高聳的樹木,宣告了自然和都市的分界線。歷經了幾百年的歲月 (始於1625年),讓公園裡盡是茂密的樹木。六座湖泊散佈在不同的地方,各自形成了小小的生態系。

P3114358.JPG

這座名園和以前造訪過的日式名園,有著很不一樣的味道,它少了一絲不苟的庭園造景,卻多了點自然的元素。湖畔的樹木,自在的生長著,有些許的雜草,錯落其間。爬上周圍的小山丘,落葉遍佈的林道裡,有正在玩耍的小鳥們。

P3114378.JPG

P3114381.JPG

深吸一口氣,好喜歡這裡面的味道。可惜的是,因為大家一心想要趕到直島看美術館,停留的時間不長。真想靠著一棵大樹,坐下發呆,仔仔細細的在園子裡漫遊;卻只能看著手錶,用快速的步伐,穿梭在公園裡。

P3114398.JPG

DSC_0414.JPG

離開栗林公園後,就要撘渡輪到直島。欣賞安藤忠雄建造的地中美術館和Benesse house。中餐為了節省時間,導遊帶我們到超市,讓我們自行選購午餐,帶到船上享用。

DSC_0453.JPG

買完船票後,巴士直接開進了船艙。渡輪航行的時間大約是50分鐘。海面上有各式各樣的船隻擦身而過,我在船艙裡沉睡補眠,再張開眼睛時,已經準備靠岸了。

P3114403.JPG

下船後,巴士直接開往地中美術館。為了更深入瞭解裡面的作品,我們還特別指定要有導覽人員。

DSC_0481.JPG

我們在1:50的時候就到達美術館購票處,地中美術館為了保持其神秘感,只有停車場購票處可以照相,離開停車場到美術館途中的景緻和館內都是禁止拍照的。由於導覽的時間是2:30開始,導遊原本是想讓我們先進入美術館參觀,2:30再集合聽導覽,然而館方人員卻堅持導覽2:30才開始,所以我們也不能提前進去。若是沒有另外請導覽的話,則是購票完即可入場,真是令人無法理解的規定。

在不斷的溝通下,我們2:20分終於離開了停車場,往美術館前進。美術館的工作人員,穿著一身白色的制服,外套則是銀色的,有點像太空裝。為了符合安藤刻意營造的現代感,連服裝的設計都維持一貫的冷調。

沿途,有一些庭園造景和小小的蓮花池。據說是仿造莫內的蓮花池所設計的造景。紫高麗菜在庭園中盛開,綻放的葉片讓人完全忘了它是一種蔬菜。 到了地中美術館的入口,卻看不太出來建築的外貌。安藤為了不破壞自然的景觀,刻意將大部分的美術館埋在地下,再巧妙的利用光線,讓人忘記自己是置身於地下。

建築本身,是由水泥、玻璃、鋼鐵和木材四種主要的元素所構成。走進建築物不久,就看到一片小小的矮竹林,這是一種特殊的竹子,只要生長超過50 公分,上面的葉片就會枯萎,所以可以維持固定的高度。這是安藤營造的自然元素,讓人們在屋子裡可以感受到獨特的生命力。不過對我來說,這種自然是只屬於人的自然。對於那些竹子,被圍繞在冰冷的水泥牆中,應該是最不自然的事吧!

美術館內有主要有三位藝術家的作品。

第一位是Walter De Maria 的 Time/ Timeless/ No Time。

展場的中間放了一個巨大的大理石圓球。周圍排列著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的柱子。你可以從底下隨著階梯慢慢的往上走,感受大理石圓球和上方天窗漏下的光影的變化。包括石階的高度和所有擺飾的位置都是經過Walter特別計算過的,能夠帶給視覺上最美的感受。

Teime_Timeless_no time.jpg

當天,由於光線的角度,剛好在圓球上投射出一個微笑的臉。好像在笑我們:你們努力的在想我想說些什麼,其實我什麼都沒有要說,只是要你們感受這個空間而已。

第二位是 James Turrell的三件作品

James 認為光影視一種很抽象的東西,它始終在我們的生活中,卻常常被忽略。因此它這幾件作品就是刻意要將光線具體化,讓人們感受到光的真實性和生命力。

Afrum, Pale Blue 是一個投影機,打在牆壁上後會產生一個藍色的空間感。隨著視覺的移動,你會感受到凹進去和凸起來兩種不同的空間。

Open Sky 是在一個室外空間,藉由著沒有封閉的天窗,可以在不同時候觀賞光線的變化。晚上則會利用燈光,營造出不同的味道。

open sky.jpg

Open field也是一件體驗形的藝術作品。在底下觀望的時候,只覺得是一片螢光色的牆。爬上樓梯後,才發現光牆其實是一個空間,走進去後,由於兩邊牆面空間的擴展,讓人好像走進了一個奇幻的世界。

第三位則是莫內。一共五件睡蓮系列的作品,陳列。

這幾件作品都是莫內晚期的繪畫。因為同行的阿姨叔叔們,有兩位眼科醫生,他們一致認為這幾件作品是因為莫內得白內障後,沒有辦法清楚的看見眼前的景物和畫作,所創造出來的作品。這些作品,在視覺上看起來的確不美,但卻可以感受到莫內對繪畫的熱情,即使在眼睛很吃力的狀況下,依舊不停的創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DSC_0488.JPG

P3114412.JPG

離開地中美術館後,再到Benesse house,這也是安藤的建築;結合了旅館和美術館。美術館內的作品依然不能拍照,大多是比較抽象和裝置藝術的作品,可能是藝術細胞不夠,沒有什麼共鳴。

P3114420.JPG

DSC_0484.JPG

倒是Benesse house戒備沒有這麼森嚴,建築的外觀和咖啡館內都可以照相。藍奶奶開心的笑容。和咖啡館的外觀。除了清水模外,石材的添加,讓這棟建築多了一點暖意。 晚上住宿鷺羽山的溫泉旅館,房間的窗戶外面就是瀨戶內海大橋。

DSC_0538.JPG

DSC_0527.JPG

晚餐是豐盛的會席料理。會席料理最驚人的地方,就是坐上餐桌後,桌上已經擺滿了各色的料理。接著,又會有源源不絕的炸物、蒸物、配菜,陸續上來。這裡面最喜歡的就是雞蛋馬鈴薯焗烤,香濃的起士味讓我愛不釋手。蚵乾香菇蒸飯也非常好吃,剛煮好的飯,吸收著滿滿的蚵乾的香味,黏度Q度都很棒。

DSC_0506.JPG

Food 1.jpg

Food 2.jpg


吃完晚餐後,就是一整個太飽,幾乎沒辦法從事其他的事情。望著窗外的美景,度過了精采的第二天。

註: 由於地中美術館內無法拍照,兩件作品的照片是轉載自Blog Studio 3x3 (原圖出自直島的安藤書中) 更多的照片,可以上直島美術館網站觀賞。

留言

Popular Posts

訂房

腸胃敏感貓的漫漫長路

金線蓮~~生命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