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觀察初體驗
第一次在德國超市買菜,要結賬的時候,我和老公依照我們在台灣購物的步調,依序把購物藍裡的物品放上結賬檯面。奇怪的是,在台灣,通常你把物品擺上去後,櫃台的服務人員就會開始刷條碼;這位小姐卻只是瞪大眼睛,沒有動作的等我們把所有的東西放完。
當東西放好後,她才開始刷條碼;不知道是不是德國的紅外線感應器特別靈敏,應接不暇的物品從她手邊高速滑過,我和老公兩個人手忙腳亂的把結過賬的物品放進推藍,速度也才剛好跟結賬小姐相當,來得及拿錢出來付賬,不用讓她等待。這時候,我們才理解,為何她一開始要等我們把所有的東西放好。
離開台灣後,德國是我遇過的第一個結賬效率比我們還高的國家。之後,每次結賬時,都要全神貫注,怕一個失神,就會引來所有人的目光,彷彿在催促著請趕快把東西收好。
今天,結帳時,前面還有三四個人,我把購買的東西放上檯面後,就準備拿錢包付賬。沒想到,錢包被壓在某一本書的下面,一時之間沒有發現它的蹤跡,我快速的搜尋著,卻還趕不上移動的速度。輪到我的時候,好不容易才把錢包翻出來,所有的東西已經滑過收銀機堆在面前,服務小姐靜靜的看著我,等我拿錢出來。我的鈔票才遞上去,她以經把錢找好給我,在我把錢收進錢包,把東西(我只買了七八樣東西)放進購物帶的時間裡,她又連續結完了其他兩個客人的帳,超級有效率的。
不知道是不是和開慣了沒有限速的高速公路有關,德國人似乎不喜歡等待,你比較少發現德國人在等待時還會微笑聊天。在馬路上,若有一臺車因為某個因素佔用了路權,往往會有急促的喇叭聲,不耐煩的按著,火暴意味濃厚。這在我去過的歐美國家裡,是很不一樣的經驗。最明顯的是行人,紅綠燈常常只是參考指標,若是兩邊沒車,行人常常一溜煙的就已經穿越馬路。讓站在馬路旁的我,呆呆的想,德國人不是很守法的嗎?還是在這裡,行人最大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就像在校園中行走的學生,往往也對來往的車輛視若無睹。
德國人走路的速度也非常快速,即使是老先生老太太攜手散步,也常常從我們身邊越過,一陣子後,逐漸和我們拉開距離,最後只剩下模糊的人影。我一直在想,難道腿的長短真的會造成這麼大的差異嗎?後來才知道除了和他們喜歡迅速的個性有關,這也是他們長期鍛鍊,日積月累所造就的好體能。
德國人非常重視鍛鍊身心,他們用閱讀來精進自己的知識和思考能力,同時用運動來讓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德國是世界第三大的書籍出版國,一年就有六萬本的德語書籍出版,全世界每十本出版的書籍,就有一本來自德國。你常常可以看到人們在公車上、在公園裡甚至在腳踏車上(等紅燈的時候)閱讀。
運動更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跑步、騎腳踏車、快走、遛狗,在清晨、在正午、在午後、在傍晚,男人、女人、夫妻、年輕人、老人、小孩、狗狗,都在戶外認真的活動著。
還在慢慢的觀察,瞭解這個國家,發現它的美好和真實,甚至是被誤解和美化的一面。希望離開德國時,除了吃不完的麵包、美麗的城堡、浪漫的童話大道,還能有一些不同的體悟和學習。
當東西放好後,她才開始刷條碼;不知道是不是德國的紅外線感應器特別靈敏,應接不暇的物品從她手邊高速滑過,我和老公兩個人手忙腳亂的把結過賬的物品放進推藍,速度也才剛好跟結賬小姐相當,來得及拿錢出來付賬,不用讓她等待。這時候,我們才理解,為何她一開始要等我們把所有的東西放好。
離開台灣後,德國是我遇過的第一個結賬效率比我們還高的國家。之後,每次結賬時,都要全神貫注,怕一個失神,就會引來所有人的目光,彷彿在催促著請趕快把東西收好。
今天,結帳時,前面還有三四個人,我把購買的東西放上檯面後,就準備拿錢包付賬。沒想到,錢包被壓在某一本書的下面,一時之間沒有發現它的蹤跡,我快速的搜尋著,卻還趕不上移動的速度。輪到我的時候,好不容易才把錢包翻出來,所有的東西已經滑過收銀機堆在面前,服務小姐靜靜的看著我,等我拿錢出來。我的鈔票才遞上去,她以經把錢找好給我,在我把錢收進錢包,把東西(我只買了七八樣東西)放進購物帶的時間裡,她又連續結完了其他兩個客人的帳,超級有效率的。
不知道是不是和開慣了沒有限速的高速公路有關,德國人似乎不喜歡等待,你比較少發現德國人在等待時還會微笑聊天。在馬路上,若有一臺車因為某個因素佔用了路權,往往會有急促的喇叭聲,不耐煩的按著,火暴意味濃厚。這在我去過的歐美國家裡,是很不一樣的經驗。最明顯的是行人,紅綠燈常常只是參考指標,若是兩邊沒車,行人常常一溜煙的就已經穿越馬路。讓站在馬路旁的我,呆呆的想,德國人不是很守法的嗎?還是在這裡,行人最大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就像在校園中行走的學生,往往也對來往的車輛視若無睹。
德國人走路的速度也非常快速,即使是老先生老太太攜手散步,也常常從我們身邊越過,一陣子後,逐漸和我們拉開距離,最後只剩下模糊的人影。我一直在想,難道腿的長短真的會造成這麼大的差異嗎?後來才知道除了和他們喜歡迅速的個性有關,這也是他們長期鍛鍊,日積月累所造就的好體能。
德國人非常重視鍛鍊身心,他們用閱讀來精進自己的知識和思考能力,同時用運動來讓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德國是世界第三大的書籍出版國,一年就有六萬本的德語書籍出版,全世界每十本出版的書籍,就有一本來自德國。你常常可以看到人們在公車上、在公園裡甚至在腳踏車上(等紅燈的時候)閱讀。
運動更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跑步、騎腳踏車、快走、遛狗,在清晨、在正午、在午後、在傍晚,男人、女人、夫妻、年輕人、老人、小孩、狗狗,都在戶外認真的活動著。
還在慢慢的觀察,瞭解這個國家,發現它的美好和真實,甚至是被誤解和美化的一面。希望離開德國時,除了吃不完的麵包、美麗的城堡、浪漫的童話大道,還能有一些不同的體悟和學習。
這真的和我印象中很不一樣耶....
回覆刪除你要多多〝揭發〞誤解&美化喔...努力地寫.....
讓我們這些沒機會在國外生活的人知道真實^^
版主回覆:(2011-03-26 01:14:54)
我會真實的傳達我所看到的德國,讓大家感受一下這裡的生活!
不過這也不見得就是“真實”的德國,畢竟每一個人在詮釋時都會有自己的局限性~~不同的人看到的東西不見得完全相同。
看妳的描敘
回覆刪除覺得我老公很適合去那邊生活
偶爾晚上和他一起散步時都好喘喔^^
版主回覆:(2011-03-26 01:16:10)
如果他也愛吃黑麵包+生菜沙拉,真的很適合在德國生活唷!
聽你說著關於德國的種種時,
回覆刪除感覺也能呼吸到他們有效率又愛運動的知性空氣呢~
版主回覆:(2011-03-26 01:21:35)
是啊!真的是一個很重視鍛鍊的民族~~那天還看到一個二三歲的小弟弟,已經可以自己騎兩輪腳踏車過馬路了耶!超厲害的。
光是讀著你文章的節奏
回覆刪除就讓我有心跳加速的fu..
充滿效率的異國體驗 ~
版主回覆:(2011-03-27 04:46:55)
這也算是很有趣的對比。德國的景色是寧靜宜人,有著大片的綠地;然而走在上面的人,卻都是快步而行;比較少看到坐在草地上發呆的人,即使席地而坐,通常也是在閱讀。
我的運動習慣滿像德國人,不管走路、爬山、打球、總喜歡達到流汗及喘的程度,所以和老媽爬山或走路時,我常走在前面一段距離後再回頭,我愛運動從小到老,樂此不疲。最近再度練習二胡,雖停了許多年,不過很快又找回記憶和感覺,媽咪還說琴聲較以前好聽,其實用心是音色柔美的不二法門,希望二胡也成為我生活的一小部分。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2011-03-27 04:37:54)
老爸,加油!
等我回去,要聽你的二胡演奏唷!好期待說~~
我老公喜歡德國的素的薄披薩和啤酒
回覆刪除他說德國吃素的人很多
所以餐廳都有提供素食
你們就幫他多嚐嚐吧^^呵呵
版主回覆:(2011-03-28 16:26:55)
這裡的蔬菜薄披薩,真的是好吃,價格也合理;是我在這裡外食時,很喜歡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