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之旅~~慕谷慕魚

DSC_0596.JPG
 
在花蓮的第二天,大家租了車,往今天最重要的景點,慕谷慕魚,出發。這個地方是一個生態保育區,維持了很完整的峽谷地形和自然生態,每天都有限制入境的人數,入山前必須先在當地派出所辦理登記,以免太多遊客造成環境的影響。

在車上的時候,老公研究室的秘書妹妹(負責規劃這次旅遊的幕後推手)就很開心的跟其他人解釋,慕谷慕魚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人們看到這個地方以後,覺得景色超級優美,羨慕這個山谷羨慕這溪水裡優遊自在的魚,才取名為慕谷慕魚。

大家聽得一愣一愣的,半信半疑,直到到了慕谷慕魚的遊客中心,看到裡面的簡介,才知道慕谷慕魚是用最早遷徙到這裡居處的太魯閣族中的某大家族來命名的。秘書妹妹果然是開心果一枚,說起笑話臉不紅氣不喘,難怪會成為研究室的風雲人物,替沉悶的研究環境,增添一點人氣。

我們接近十一點才到遊客中心,中心的人告知,今天早上的入山人數已額滿,必須要等十二點過後才接受下午入山的申請。建議我們先到鯉魚潭(五分鐘車程)晃晃,吃個午餐,等一下再回來。

我們就開車回到鯉魚潭。來過花蓮好幾次,卻是我第一次到訪鯉魚潭,或許是太過知名的旅遊景點,有太濃厚的觀光色彩,反到引不起我的興趣。不過,被群山環抱的鯉魚潭,的確是別有一番風味。

大夥去吃午餐的時候,我因為早餐吃太飽,還不覺得餓,就脫隊和老公找了一家湖畔咖啡,莫內花園,在裡面點了手工餅乾和咖啡,享受清幽的時光。老闆娘特別介紹,她們家的咖啡豆都是自己烘培的,看起來對自家的咖啡很有信心。

DSC_0563.JPG

DSC_0564.JPG

我和老公分別點了一杯冰拿鐵和卡布奇諾,一口喝下,嗯,真的是很不錯,我的卡布,奶泡打的十分細緻,牛奶和奶泡的比例也正確,咖啡的口味也很香醇,能在這裡喝到品質這麼好的咖啡,真是令人精神為之一振。非假日的早上,只有我們一桌客人,諾大的湖畔咖啡座,就讓我們給包場了。

十二點過後,跟大家會合,驅車前往銅門派出所,辦理入山證。大家陸續填完個人資料後,終於可以入山了。入山前,有一個檢查崗哨,要把申請表格交給崗哨執勤人員,就完成了入山程序。

DSC_0570.JPG

DSC_0576.JPG

我們一路開進山裡,看到美麗的峽谷始終在我們的右手邊,偶爾還會有絲綢般的瀑布順著岩壁落下。沿著山路往上爬,途中經過了好幾個隧道,還有兩三次驚險的錯車,開了半個多小時,始終沒看到慕谷慕魚的標誌;由於沿路上的風光明媚,大家也沒有多想,直到瀧澗發電廠出現在眼前時,才一陣錯愕,問了台電賣冰的工作人員,才知道我們走錯路了。慕谷慕魚是在離開檢查哨約五分鐘車程後,三叉路中的左邊那條路,而我們卻選了中間最大條的路。

DSC_0575.JPG

DSC_0587.JPG

既然多開了這一段路,大家就下車拍拍照,也享受了一支台電冰棒,再往回走。

開了一陣子車後,終於看到一個開闊的停車場,和幾個賣著原住民紀念品以及特色小吃的攤販。

DSC_0634.JPG

往前100公尺左右,終於看到了通往溪谷的階梯。大家開心極了,千辛萬苦,終於可以碰到水了。

這裡的溪水因為飽含礦物質而呈現深綠色,大小不一的白色岩塊,坐落在水邊。把鞋子脫掉,碰了一下溪水,哇!好涼唷!有一區的水較深,有另一團先到的伯伯,已經把上衣脫掉,享受在溪裡游泳的快感。

DSC_0597.JPG

DSC_0617.JPG

剛開始大家還有點含蓄的站在石頭上,或是只用腳碰碰水,過了一會,大家就玩開了,打水戰、爬石頭、打水標,回到童年的回憶。

DSC_0632.JPG

溪水裡有許多日本禿頭鯊,不太怕人的在水裡悠遊。

DSC_0629.JPG

玩了將近兩個小時,大家才從溪谷裡往上爬。這時候,原住民食物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點了竹筒飯、羊奶雞湯、山豬肉和炒山蘇,補吃中餐。

不知道是不是餓了的關係,每一樣菜都好好吃,竹筒飯混雜著紫米,帶著淡淡的甜味。羊奶頭雞湯也是十分鮮美,還可以續湯,我們整整喝了兩大碗。山蘇更是清脆好吃。不過我還是沒有膽量嘗試他們的蝸牛肉。

DSC_0592.JPG

晚上,回到光復的滿妹豬腳吃晚餐。這裡的豬腳十分有名,是用滷的,帶皮帶筋,香濃的滷汁,讓大家讚不絕口。

我們除了土雞外,每一種菜都點了一份,滷大腸的口感極佳,是裡面最令人驚豔的一道菜。

老公一邊吃,一邊跟那幾個國外來的學生描述萬巒豬腳的美味。他們聽的目瞪口呆,一面想像比這個滷豬腳更誘惑人的豬腳。台灣果然是美食國度啊!大家發自內心的讚嘆著。

一天的旅程,就在晚餐後,進入尾聲。

今天吃東西的時候都太開心了,完全沒留下食物的照片,只好讓大家自行想像了^^

留言

張貼留言

Popular Posts

訂房

腸胃敏感貓的漫漫長路

金線蓮~~生命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