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女王宮、羅洛士遺址

swimming pool.jpg
 
去女王宮的路上,經過了皇家浴池。皇家浴池是十二世紀開鑿的人工湖,是當時王室的私人景點。至於國王到底有沒有在湖中游泳,就只能自行想像了。

開闊的湖面,要體力很好,才有辦法游湖一周。湖邊綠蔭繚繞,帶來些微的涼意。

女王宮是建於西元十世紀,供奉的主神為印度教的溼婆神。女王宮的命名並不是意味著吳哥王朝有一位女王,而是在二十世紀初法國人發現女王宮時,翻譯之誤才被稱做女王宮,當地人覺得這個名字也十分好聽,就持續沿用至今。

DSC_0470.JPG

DSC_0476.JPG

此建築使用了許多紅砂岩,磚和鐵礬土則是用做一些牆面的材料。在紅砂岩上,有許多精細的雕刻,也是高棉歷史中第一座將神話故事刻在山形牆上的寺廟。

DSC_0481.JPG

女王宮雕刻.jpg

沿著牆面走,栩栩如生的圖案,千年來,傳頌著相同的故事。仔細看,這雕像精細的程度,連蛇頭裡的牙齒,都顆顆分明。在堅硬的石頭上,雕琢出一層一層的浪花;撫魅的女神像,悄然佇立在石牆邊。一千多年前,就有如此驚人的工藝技術,無怪乎女王宮成了吳哥窟內十分著名的景點。

DSC_0496.JPG

三個小朋友,拿著遊客分食的餅乾,開心的吃著。

DSC_0485.JPG

風化後的岩石,凹凹凸凸,多了些滄桑,卻無損整個建築的美。

DSC_0521.JPG

離開女王宮前,在水溝裡看見一株稻米,它就像野草一般在水溝裡生根發芽,抽穗後,結出金黃色的米粒,有著無比的生命力。因為戰亂而保有最原始最自然的耕種方式,這或許是柬埔寨未來的競爭力。沒有肥料農藥,一切仰賴自然。

DSC_0528.JPG

羅蕾寺建於九世紀後期,Indravarman I國王為紀念其父母而興建。但因此地當時為洞里薩湖的範圍,隨著季節的不同會變成濕地,不利其行政,其繼承者Yasovarman I國王遷都至吳哥,羅雷寺因而停建。此建築的第一排只有兩座塔(一般的塔都是奇數不是偶數),以及門柱上的碑文,都證實了這樣的說法。

DSC_0529.JPG

此寺廟是由紅磚所建造,也是羅洛士遺址群的最後一座寺廟。

DSC_0534.JPG

DSC_0545.JPG

巴孔寺於九世紀後期由Indravarman I國王所建造,供奉印度教的濕婆神。它是羅洛士遺址群中最壯觀的一座神廟也是第一座山型神廟(Temple Mountain),小吳哥的造型與巴孔寺頗類似。

DSC_0562.JPG

普列科寺於九世紀後期由Indravarman I國王為紀念祖先所建造的,又名神牛寺。牛是濕婆神的坐騎,因此也是供奉印度教的溼婆神。它是羅洛士遺址群的第一座寺廟,也是柬埔寨的第一座神廟,其由紅磚所建造。

DSC_0570.JPG

DSC_0569.JPG

看了這麼多神廟,到了羅洛士遺址的這三座,已經開始混亂,照片和名字有一點兜不起來。幸好有Google的協助,才順利做完分類。

DSC_0588.JPG

lunch.jpg

午餐,在美麗殿享用歐式自助餐。這是我在這次行程中,最喜歡的一餐。美好的用餐環境,道地的法國和歐式麵包,濃郁的蔬菜湯,口味特殊的沙拉,好吃的甜點,尤其是南瓜布丁,令人回味無窮。

lunch garden.jpg

飯後,在優美的中庭中散步,還有一點時間在飯店的展示廳看了一些柬埔寨的老照片,才開心的離開,開往新的住宿飯店La Residence d’Ankor。

留言

Popular Posts

訂房

腸胃敏感貓的漫漫長路

綠繡眼教我的生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