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的工作文化~~探討長時間工作的現象
對於辦公室上班時間的文化,一向不能苟同。上班時間長=工作認真=績效好;這樣的邏輯或許在小部分人的身上是對的,卻不能完全套用在大部分人的身上。
為了表現自己的認真,台灣的科技業開始形成了一股獨特的文化,要比自己的老闆晚走;在辦公室裡的效率和花多少精神在工作上,在某些地方,反倒成了次要的。
老實說,我對於這樣的文化是很不以為然的,也對作表面工夫沒有興趣。我始終抱持著,只要有分內的事還沒有做完,或是客戶的信件還沒有處理完,我一定會留下來把事情做好。我的工作並不是對別人負責,而是對自己負責。但是若工作已經完成,我就不願意留在辦公室裝作還在辦公的樣子。
即使有這樣的想法,要百分之一百做到,還是很困難。不管你前兩天因為事情繁忙,工作到多晚,當有一天很準時下班的時候,還是會生出一絲罪惡感,無法很坦然的跟同事說再見,然後昂首闊步的回家。堅持誠實面對自己的我,卻依然得面對不安的心情。
對於這樣莫名的罪惡感,覺得無法理解,明明自己沒有做出任何不對的事情,卻依然承受壓力,或許有很多人就是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沒辦法坦然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見得是單純的想討好老闆。每一個人都希望在職場上有表現或受到肯定,追隨辦公室文化,也是融入團體的一種方式,對這樣的現象,我找到了另外的解讀方式。
所以只要我在乎別人的看法和對我的評價,就很難逃出這種壓力。是不是能夠在工作中找到更大的願景,讓這個願景成為驅動自己的力量?這樣一來,或許就會有另外一種肯定存在工作本身,而不需要外在的評價。這幾天,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卻無法得到比較明確的答案。
有沒有可能,台灣可以出現像外商的本土公司,完全不用時間而用績效來評估一個員工。會不會有人,夢想成立一家公司,要求員工盡量不加班,但要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完成工作,並且擁有極佳的業績,證明台灣大部分科技業的管理方式是錯誤的。
畢竟,在全心全意的工作一天後,卻沒辦法坦然的回家,和自己的同事道別,這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但在我身處的環境,它卻被合理化了。如果有一天想換工作的話,或許只是想下班的時候開開心心的回家。
為了表現自己的認真,台灣的科技業開始形成了一股獨特的文化,要比自己的老闆晚走;在辦公室裡的效率和花多少精神在工作上,在某些地方,反倒成了次要的。
老實說,我對於這樣的文化是很不以為然的,也對作表面工夫沒有興趣。我始終抱持著,只要有分內的事還沒有做完,或是客戶的信件還沒有處理完,我一定會留下來把事情做好。我的工作並不是對別人負責,而是對自己負責。但是若工作已經完成,我就不願意留在辦公室裝作還在辦公的樣子。
即使有這樣的想法,要百分之一百做到,還是很困難。不管你前兩天因為事情繁忙,工作到多晚,當有一天很準時下班的時候,還是會生出一絲罪惡感,無法很坦然的跟同事說再見,然後昂首闊步的回家。堅持誠實面對自己的我,卻依然得面對不安的心情。
對於這樣莫名的罪惡感,覺得無法理解,明明自己沒有做出任何不對的事情,卻依然承受壓力,或許有很多人就是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沒辦法坦然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見得是單純的想討好老闆。每一個人都希望在職場上有表現或受到肯定,追隨辦公室文化,也是融入團體的一種方式,對這樣的現象,我找到了另外的解讀方式。
所以只要我在乎別人的看法和對我的評價,就很難逃出這種壓力。是不是能夠在工作中找到更大的願景,讓這個願景成為驅動自己的力量?這樣一來,或許就會有另外一種肯定存在工作本身,而不需要外在的評價。這幾天,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卻無法得到比較明確的答案。
有沒有可能,台灣可以出現像外商的本土公司,完全不用時間而用績效來評估一個員工。會不會有人,夢想成立一家公司,要求員工盡量不加班,但要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完成工作,並且擁有極佳的業績,證明台灣大部分科技業的管理方式是錯誤的。
畢竟,在全心全意的工作一天後,卻沒辦法坦然的回家,和自己的同事道別,這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但在我身處的環境,它卻被合理化了。如果有一天想換工作的話,或許只是想下班的時候開開心心的回家。
轉調到台北後,
回覆刪除也許是坐老闆隔壁,而慢慢訓練出來的膽!(只剩這個空位可選...)
只要是工作做完了,絕對18:00準時收拾東西,
然後很瀟灑的跟老闆揮揮手,說"去趕交通車,掰掰囉~"
這是我轉調到台北後,最滿意的一件事!
18:00一衝出辦公室,會發現一群同事也跟你一樣開心的等著電梯喔.
我想,也許只有園區比較病態吧!
我以前真是天真啊!
回覆刪除後來才發現....
18:00準時等電梯的永遠是同樣一群人.
但其中絕對沒有PM的份....
版主回覆:(2011-06-17 14:41:27)
後來發現,能否自在的下班,有一大部份跟自我認知有關。
當自我形象和別人對你的觀點綑綁越深,就越難自在的用自己的方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