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綠生活~~爭豔館、流行館



遠望著爭艷館和流行館的排隊人潮,似乎不分軒輊,就決定先參觀爭艷館。剛進入排隊的腸子(我和老公的戲稱)時,移動的速度很快,像是一整批的人逐漸往前走,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前方是館區的入口。排了將近半個小時後,從館場的戶外進到了棚內,原本以為入口就在前方,沒想到我們只是從大腸區進入了小腸區。S型的排隊隊伍向前延伸至整個館場的長度。我們就一邊觀察著人潮,一邊移動;每前進一些,就笑稱走完了第幾節小腸。
排隊的時候,就會看到不同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大部分的人,雖然等的很辛苦,卻帶著郊遊的心情,吃著乾糧,聊著天,像是期待一個盛大的宴會。也有人,從一開始排隊就抱怨著:怎麼會有這麼多人,為什麼要等這麼久,讓自己掉入情緒的陷阱中。
我則是歡呼著每一次的移動,終於接近入口時,大概排了一個小時多一點,心裡還很開心不需要等到兩個小時。

一到了爭艷館,二話不說,先跟館口的小兔兔合照;真好,能夠跟大家一起參與這個盛會。

爭艷館這個展期的主題是科技領航、農耀國際。從台灣的經濟作物:花卉、茶葉,到一般日常生活吃到的蔬菜、五穀雜糧、水果,都有相關的展示。

各式改良或特殊品種的花卉,有著獨特的顏色;展場裡詳細的解說著培育的過程和相關的科技。


台灣的稻米,不但品種繁多,而且香甜可口。看著從稻穗變成稻穀;從稻穀到糙米;從糙米到白米,這些米是味覺上的記憶,也是小時候對土地,最主要的回憶。有許多人,都有一個影像,在高聳的房子出現之前,那一片綠油油的田地,隨風搖曳著。

五穀雜糧區,發揮了許多創意,把玉米、花生、紅豆、綠豆、稻草,做成了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和懸吊的擺飾。只要帶著好玩的心情,發揮一些想像力,美是隨處可得的。

這一個區塊充滿了童趣,吸引了最多小朋友關注的眼神。

坐在耕耘機上的稻草人,像是在辛勤的工作。

蔬果區裡,有超大型的南瓜,長得像海星的南瓜,還有跟大腿一樣粗的蘿蔔,巨大的高麗菜,紅艷欲滴的彩椒;我猜,有很多都市的小朋友,會在看了這個展覽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吃的東西是這樣長出來的唷!
動物展區中有著像帶著皇冠的雪白公雞和可愛的小白兔,一直在沉睡的迷你豬也十分受歡迎。


螢光動物區裡不但有會發光的魚,還有會發亮的蠶寶寶,看起來有著些許的詭異。

不要以為這是一張採茶姑娘的照片,這是展場裡的模型,遠望過去,會讓你錯以為自己身處戶外。

離開爭豔區時,已經1:30分了,肚子餓的咕咕叫。原本想到園區外覓食,看到西門町有名的賽門甜不辣,決定直接在美食街用餐。休息了半個小時後,繼續前往流行館。

流行館是這一次花博中唯一一棟由企業贊助的展館。整棟建築都是用回收再製的保特瓶建造而成。刻意朝向東北方,讓冬天的東北季風可以替代室內空調,保持建築內的通風。


再製的保特瓶是做成類似齒輪的六角型,讓瓶子和瓶子之間可以卡住,變成堅硬的牆面,可以抵擋強風強震。

由於塑膠透明的特性,可以減少室內的光源,另外大量採用LED燈,以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沿著牆面落下的雨水,也透過植物的淨化,收集起來,可做水資源的重新利用。

施工時使用的鷹架,在施工結束後也沒有拆除,直接用來掛設大型看板。
這個展場不但硬體上是由遠東贊助,連場內的服務人員都是遠東的員工。利用導覽的方式,讓人可以對整個展覽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藉此控制進場的人數。
排隊的時候,遇到一個插曲,有一個帶著兩個小孩的媽媽,在大家排隊的時候,小朋友直接插隊跑進隊伍中,媽媽就跟著小孩進到人群中,開始排起隊來。過了一會兒,後面有一個年輕男子,很理性的提醒那位媽媽不應該用這樣的方式插隊,請她帶小孩離開。這位媽媽退了兩步後,就又停了下來。在最後準備入場前,那位年輕人又提醒了那位媽媽一次,告訴她這是她最後可以離開隊伍的機會,那位媽媽有些惱怒,往後退到年輕人的後面,卻依舊帶著小孩進場。
看到這一幕,心裡同時有著敬佩和惋惜。敬佩那位年輕人的勇氣和道德感,能夠溫和而堅定的表達;惋惜那位媽媽順從孩子而做了不良示範。

流行館內有學生設計的服裝展示,台灣自創品牌的美寧娃娃,利用資源回收而設計出來的服飾和資源回收做成紡織纖維的介紹。
流行館將環保和創意結合在一起,的確給大家一個腦力激盪機會,也呈現了綠色生活的一個可能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