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生活處境,活在生命中
理書老師在新竹秋天的演講,已經連續舉辦好幾年了,像是跟大家的一個約會和分享。分享這一年,理書老師的學習,和對生命新的體悟。第一次,參加這個演講,很堅定的追隨著內心的渴望,不想錯失任何一個成長的機會。
第一場演講的主題是不抱怨。老師從生活處境和生命切入主題。有很多很多豐盛的學習。在這兒,我只是分享一小部對於生命的學習。
生活處境是外在不斷變化的人、事、物,它包裹著各種不同的事件。然而要如何穿越生活處境,活在生命中,也就是活在當下,感受生命,則是我們要學習的課題。
對於生活處境的詮釋,往往來自於過往的經驗和恐懼,或是對於未來的不安,我們用逃出生命現場的方式,保護自己免於受傷。然而,真實的力量是活在生命中,當我們懂得專注於現在,聽到、看到、感受到自己對於生活處境的情緒,誠實的面對,安然的與這個情緒存在,生命會開始,有著療癒的能量。
生活的事件是無數個連綿不絕的點,不管是快樂或悲傷,都是其中一個點,隨著時間的前進,我們卻沒有跟上生命,很多時候,我們任由過去的一個小點無限放大,蓋住了現在身處的位置。要如何讓無限放大的小點,乖乖的縮小,就是讓自己回到生命現場。
與自己的生命同步時,會逐漸能夠聆聽內心真正的渴望,找出那件與自己的生命有著最深聯繫的一件事,投入。同時,熱情、愛和快樂不再飄忽,被凝視的自己找到了養分,源源不絕。
憶起了之前在舞龍的部落格上看到了一部,關於輔大一位退休的中文老師謝錦桂毓的紀錄片。當時的我,在看完這部片子,感受到一股好強大的力量,不自覺的紅了眼眶。那時,只是感動,卻無法很清楚的替這樣的感動命名。
忽然發現,不斷問著”你聽到什麼?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你在生命現場嗎?”的他,用他的熱情不斷地把每一個學生拉進生命中,要學生傾聽自己、做自己、建構自己的價值。他用自己的愛衝擊每一個生命,串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那股對生命的熱愛、執著、義無反顧,讓我即使只是藉由影片,心也在同時被打開了。
這部紀錄片,和我這一次的學習,有了最好的共鳴。
第一場演講的主題是不抱怨。老師從生活處境和生命切入主題。有很多很多豐盛的學習。在這兒,我只是分享一小部對於生命的學習。
生活處境是外在不斷變化的人、事、物,它包裹著各種不同的事件。然而要如何穿越生活處境,活在生命中,也就是活在當下,感受生命,則是我們要學習的課題。
對於生活處境的詮釋,往往來自於過往的經驗和恐懼,或是對於未來的不安,我們用逃出生命現場的方式,保護自己免於受傷。然而,真實的力量是活在生命中,當我們懂得專注於現在,聽到、看到、感受到自己對於生活處境的情緒,誠實的面對,安然的與這個情緒存在,生命會開始,有著療癒的能量。
生活的事件是無數個連綿不絕的點,不管是快樂或悲傷,都是其中一個點,隨著時間的前進,我們卻沒有跟上生命,很多時候,我們任由過去的一個小點無限放大,蓋住了現在身處的位置。要如何讓無限放大的小點,乖乖的縮小,就是讓自己回到生命現場。
與自己的生命同步時,會逐漸能夠聆聽內心真正的渴望,找出那件與自己的生命有著最深聯繫的一件事,投入。同時,熱情、愛和快樂不再飄忽,被凝視的自己找到了養分,源源不絕。
憶起了之前在舞龍的部落格上看到了一部,關於輔大一位退休的中文老師謝錦桂毓的紀錄片。當時的我,在看完這部片子,感受到一股好強大的力量,不自覺的紅了眼眶。那時,只是感動,卻無法很清楚的替這樣的感動命名。
忽然發現,不斷問著”你聽到什麼?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你在生命現場嗎?”的他,用他的熱情不斷地把每一個學生拉進生命中,要學生傾聽自己、做自己、建構自己的價值。他用自己的愛衝擊每一個生命,串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那股對生命的熱愛、執著、義無反顧,讓我即使只是藉由影片,心也在同時被打開了。
這部紀錄片,和我這一次的學習,有了最好的共鳴。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