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法邁內觀十日禪

除了宿舍旁的步道,這裡並沒有像台中內觀中心一般一大片的空地;想散步時就只能沿著步道來回走動。所以我喜歡六龜住宿的環境,卻想念台中的空地和土地上的生命力。對我來說,並沒有哪一個地方比較好,兩個中心各自有其獨特的氛圍。

第二次參加內觀的十日禪,為了體驗不同的地方,這一回到高雄六龜的內觀中心靜修。

高雄的內觀中心,四面環山,下雨的時候,雲霧繚繞,讓人有一種遠離塵世的感受。但中心的這塊土地,還很年輕,每一棟雙人宿舍旁草地上的植物,都還十分稚嫩,你可以感受到,土地上的生態系,還在發展的初期。小昆蟲在土地上可以尋得的食物不夠豐沛,會嘗試著跑到房屋裡覓食。幸好我經過了好一陣子惹花捻草的生活,已經逐漸習慣土地上的小蟲,每天晚上,對於登門造訪的小蜈蚣、小蜘蛛、紅色不知名的蟲和甲蟲,都可以很淡定的把他們掃進畚斗,放生門外。

由於身為舊生,前三天的觀息法,並沒有從整個鼻子開始觀察呼吸的進出,而是直接專注在嘴唇上方鼻孔下方的人中部位。用那一小塊三角形的皮膚,感受呼吸進出,氣息經過皮膚表面的感覺。就如同第一次內觀時的經驗,剛開始心很難專注,你必須不時打斷自己的妄想,叮嚀心回到呼吸上。對於呼吸的感受,一直沒有很清晰,沒辦法有一段連續而長時間清楚覺知呼吸進出的經驗。在老師的提醒下,也不著急,知道這只是一個讓心專注的過程,就持續的觀察呼吸,觀察呼吸。

到了第三天早上的晨坐,忽然有一段時間,清楚的感覺到呼吸在人中上的流動,這時候心也不再這麼聒噪,還是會打妄想,頻率卻已比第一天少了許多。
第四天當從專注呼吸變成專注人中上的感受時,十分的容易。那塊皮膚上細細麻麻的感受,對我來說,幾乎是只要注意力一移過去,就可以覺知到。

第四天下午,正式觀察身體。如同以往,身體軀幹的感受,一直比較遲鈍,有時候會不太確定是不是真的有感覺到。當身體有很多細細麻麻的感受,從頭到腳遍掃全身時,軀幹的部份,流動性也不是很好。不過,有第一次內觀的經驗後,這一次,從一開始,就不斷的提醒自己要對身體各種不同的感受保持平等心。

當疼痛的感覺,第一次出現時,沒有抗拒,就只是觀察;當酸的感覺逐漸增加時,我的心只是安靜的看著酸;很快的,我看見痛的升起和滅去,看見痛和熱的感受相互轉換,看見酸和麻的感受交替出現。我認真的觀察,很清楚的看見感受的無常,它來去的速度變得比記憶中還快,所以自己幾乎沒有被痛和酸的感受給困住。我驚喜的再次發現,疼痛忽然之間,消失於無形的神奇體驗,然後了知這就是感受不變的特性,沒有一種感受會是恆常存在的。我一遍又一遍的在自己的身上體悟這個道理。

由於心比較安定,往往是在靜坐結束,站起來的瞬間,腳上的疼痛才變得明顯,而在靜坐的當下,那個疼痛就只是痛,只要如實的不帶情緒的觀察,它真的不會讓我有任何痛苦的感受。

反而是長時間觀察的情況下,有兩次,我被自己的煩躁給打敗了。我自己很清楚身體的痛並不是太強烈,只要安靜的觀察,就可以讓它維持一定的震幅。不過,注意力就是沒辦法集中,彷彿腦中有個聲音,好無聊喔!一直觀察一直觀察,我不想觀察了啦!當有這樣的念頭時,心開始躁動不安,真的就靜不下來了。起來走動五分鐘後,才有辦法再度坐下,觀察自己。

事後,我在想那應該是心無法安住於當下的徵兆吧!它沒有把每一次的觀察當作全新的體驗,而是在長時間的觀察後,有一點敷衍,並期待著結束觀察的時刻。當你心生期待,就表示此時心不是處在當下,當你一升起“還要多久靜坐才會結束時”的念頭,你的心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浮動。

不過,除了浮躁這個敵人外,由於這次靜坐平等心維持的比較好,到了第九天,身體軀幹的感受也越來越清晰,甚至在手腳上體驗到很有趣的像小泡泡快速升起而後滅下的感受。我發現自己的心變得更細緻了。

第十天最後一段共修,幾乎整個身體的表面都變成細細麻麻的感受,而且這樣的感受逐漸的增強而清晰,有一段時間,我開始覺得自己的頭和手腳變得柔軟,不是一個實體,而是很多波動的集合體,很難以形容。雖然持續的時間不是很長,不過我逐漸能夠體會,甚麼叫做身體的消融。

在解除禁語後,聽到一些同修朋友的分享,才發現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輕易的覺知身上的感受。有些人,很努力的,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才慢慢可以感覺到身體。

這樣的發現,讓我覺得自己真的要好好珍惜,好好珍惜和內觀的緣份,不要偷懶,要更努力的練習。或許,過去的自己,曾經好努力的修行著,所以,現在的我,不能浪費,要讓自己,繼續在這條路上,穩穩的前進。真誠的盼望,有一天能消融自我,看見內在最真實的自己。

留言

Popular Posts

訂房

腸胃敏感貓的漫漫長路

金線蓮~~生命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