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煎餅+蘋果泥

我點點頭說:是像嬰兒食品的那種蘋果泥嗎?要怎麼做呢?

Conny開始講述蘋果泥的做法,她描述了一下,抓起桌上的蘋果說:我們現在就來煮,做一次你就會了;通常我們都是拿蘋果泥搭配馬鈴薯煎餅,這是德國傳統的食物。Conny果然是行動派的......選日不如撞日。

一邊說,Conny一邊翻著身旁的櫃子,看看有沒有馬鈴薯。她嘆了一口氣:可惜我們家現在沒有馬鈴薯,你那裡有嗎?

前一天才買了ㄧ袋馬鈴薯的我,開心的回答:有啊!馬上奔回房間拿食材。

就開始跟在Conny旁邊幫忙。一邊把做法記起來。由於Conny做菜也是很隨性,所以材料的份量只是我目測,可以斟酌作一些調整。



蘋果泥
新鮮蘋果 4~5顆
肉桂棒 1 根

蘋果切塊,加水蓋過蘋果塊 ,水不需要太多,大約和蘋果齊高或少一點即可,放入肉桂棒。小火燉煮。煮到蘋果變得柔軟,用湯匙就可以將蘋果壓成果泥,這時將水濾掉(可以留下來當蘋果汁喝), 蘋果塊放在比較大洞的漏斗上(若是有蒸鍋也可以拿來利用),下面放承接的容器,用力用大湯匙擠壓,蘋果泥就會隨著洞口,流到下面的容器裡,上面只剩下蘋果皮。

自己可以在添加一點糖做甜度的調整。蘋果泥就完成了。煮過的肉桂棒可以晾乾留下來,第二次用完後再丟棄。



馬鈴薯煎餅
馬鈴薯 中 4 顆
青蔥 3 根
雞蛋 2 顆
細麵包粉 適量
鹽 適量
胡椒 適量

馬鈴薯削皮後,削成細絲。就是用那種有一個一個小洞,可以削蘿蔔的工具。

青蔥切絲,拌入絲狀的馬鈴薯裡,打入兩個蛋,攪拌均勻,再放入大約1/3杯的麵包粉,麵包粉的作用是可以吸收多餘的水份,這時候麵團會呈現糕狀,只剩下一點流動性,再加入鹽和胡椒調味。

平底鍋放一層油,油熱後,舀一勺麵團放入鍋裡,用鍋鏟把麵團抹成薄片狀,開中小火,等一面煎成黃色酥脆後,再翻面。兩面都煎脆後,就可以起鍋了。這道菜在做的時候要很有定力,因為濃郁的香味,會誘惑你在還沒把菜放上桌前,就忍不住偷吃的慾望。

馬鈴薯煎餅要趁熱吃,上面鋪上之前做好放涼的蘋果泥,就是道地的德國菜囉!

這樣的組合真的很有趣,酸酸甜甜的果泥,剛好可以平衡馬鈴薯煎餅的口感。

兩種菜色,就可以變出三種吃法,單吃煎餅,煎餅+蘋果泥,和飯後甜點單吃蘋果泥。真的很棒說。

PS 馬鈴薯煎餅原來是洋蔥搭配馬鈴薯,不過當天我們都沒有洋蔥,我就拿青蔥代替,沒想到淡淡的綠色,反而讓煎餅看起來更美味說。Conny說我們也可以隨性加入少許紅蘿蔔或節瓜做變化。

留言

  1. 馬鈴薯餅冷吃的味道會差很多嗎?
    版主回覆:(2011-08-14 03:15:57)
    我沒有吃過冷的耶!那天才剛煎好,三兩下就被我們掃盤了。

    回覆刪除
  2. 上星期看到這個配方 馬上就回家試做 真是簡單又好吃 ^^
    版主回覆:(2011-08-18 14:10:13)
    你動作真快^^我在想,如果配方裡面加一點起士粉,應該會別有一番風味。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Popular Posts

訂房

腸胃敏感貓的漫漫長路

金線蓮~~生命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