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和會心

很難描述上完工作坊的感受,只知道自己正在緩慢的移動,不再是向外,而是逐漸的回到自己。

紛雜的情緒和存在很久的恐懼,開始消融,這是長久以來的第一次,很明顯的覺知到,光的力量,開始穿透黑暗。濃稠的黑,開始蛻變,我感受到了自在和希望。
不需要追尋痛苦的源頭,不再自責放不下腦袋的自己。只有全然的愛,才能將傷完全的消融。彷彿在陽光下落下的雪花,無聲無息的消逝。理書老師給了我對抗黑暗的力量和打開平靜的鑰匙,並且用她的場域,和我們同在。

聆聽和會心的工作坊,讓我理解了,聆聽不只是接收,它其實是一種最大的給,給出支持的場域和完全的同在。

在理工的世界裡待久了,已經習慣於傾聽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這些是不帶情感的,只有專業的數據,實驗的結果,和分析推論的過程。每一次的聆聽,都只有頭腦參與這個過程,用科學作後盾,來詮釋和理解。

然而,工作坊裡的練習,卻是同時聆聽,對方的表情、聲音、語調、身體互動的感受,能夠接收訊息的是心,腦袋只在最後的階段才出現。這樣的聆聽,其實是一種同在,同在對方的生命之流裡,卻又不被對方的情緒牽引,用平靜中心支持著說話者,給出回饋。”在你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什麼?””從你說話的表情裡,我讀到了什麼?””你的話,牽動了我的什麼樣的感受?”每一個回饋,都必須和當事人確認,以避免只用自己的價值觀做詮釋,而不是真正的交流和觸動。

我們重複著做這樣的練習,和不同的夥伴。好多的眼淚和打開在其中。原來,有這麼多渴望被了解的靈魂,總是在被忽視中隱藏在某個角落。直到面對真誠的凝視,和全然敞開的聆聽,才從被遺忘的黑暗中,悄然現身。

也在這樣的練習後,才發現自己平常的聆聽,有多麼的表面。把聽到的話語,用自己的世界做解釋,然後完成了小蝶版本的眾人的故事。不斷逃開別人的感受和自己感受的小蝶,是否有一個很深的害怕,不斷地起動著保護的機制,我不得而知。對於挖掘傷痛背後的真相,不曾學習,所以也無法從中判定何者才是真實的傷。

想知道事情為何如此的渴望,甚至是憤怒,在工作坊中,逐漸的淡去。傾聽的學習,讓我可以投身另一個故事,觸碰另一個靈魂,不再只是活在小我的框架之中,可以有擴展的機會。我忽然憶起了那個相信心靈相通的年紀,自身的世界和好幾個人的世界在不同的層面重疊。我可以聽見他們的心,甚至不需要語言。

Mali請我們發言時,總是叮嚀我們,傾聽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心,然後再從傾聽中得到分享話語。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感受,從來都不該來自頭腦,而是來自心靈對當下的體察。帶著愛說話,是貫穿表達的主要軸線。這句話的涵義好深,還在思考,要如何將愛隨著語言散播。

隨著冥想和一些肢體的活動,Mali帶領著大家學習放空,空、帶來了寧靜和輕盈,空、創造出了聆聽的場域。原來,給出聆聽的源頭是要能夠照顧好自己。只有在平靜中,心才會慢慢的敞開,掙脫掉層層的繭,(Mali很生動的描述,我們長大的過程就是一種心的皮質化的過程。) 重新用柔軟的心,接收細微的感動。

謝謝Mali,謝謝這個工作坊,讓我學到,好多好多~~

留言

Popular Posts

訂房

腸胃敏感貓的漫漫長路

金線蓮~~生命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