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濱蓋屋日誌~~外壁材施工
我們在外壁施工大約一個多星期後,再度來到長濱,屋內的空間慢慢成型。我待在工地時,自然而然的,就會想撿垃圾,雖然知道最後營造商會請廢棄物處理公司,處理所有的廢棄物,可是看見散落在土地上的塑膠袋,瓶瓶罐罐,就是忍不住。畢竟,這是施工期間,我唯一能替土地做的事情。然後,腦袋就會轉啊轉的,想到每一棟建築物背後,這些驚人的垃圾;原來請建商蓋房子是不可能環保的,台灣的建築工法,即使是所謂的綠建築,也幾乎不考慮建築本身對生態的影響,強調的只是省電省能省水而已。如果能再選擇一次,或許我們會有不同的決定,那糾結的心情,始終若隱若現,但現在我們只能等待,等待房子完工,之後再重新努力,營造一個可以讓很多生命好好生活的地方。
待在長濱的一周,每天會固定到工地走走,看看師傅們有沒有甚麼問題要和我們討論。我和老公也不希望給師傅們太大的壓力,所以不會整天待在工地裡,很多時候是和長濱的朋友聚聚,聊聊彼此的近況。房子的外牆,逐漸有了新的模樣,轉眼間,到了我們預定離開的日子。
那天早上,臨別前,最後再去工地看看,才剛走到土地上,忽然被眼前一根昂然佇立的主柱吸引了目光。我疑惑的看著我們房子屋簷下的這一根柱子,剛包好防水夾板的柱子,粗的有一點驚人。我沒有印象,我們的柱子,有這麼碩大。老公特別上前,量了一下柱子的邊長,足足有70cm(原來的鋼骨大約是40~45cm),這還是沒加上防水毯和外壁材的厚度。原本就不寬敞的走廊角落,幾乎被整根柱子佔滿。當時,我們趕著要到台東看水泥檢體的磅數測試,雖然滿腦子疑惑,也沒有立即做出反應;直到開車上路後,才覺得應該要趕快釐清這個問題。畢竟現在只包了木板,外壁材還沒師做,或許還能補救。就趕忙打了電話給營造商負責人,他接了電話後,我向他敘述了在工地發現的狀況,請他替我們瞭解一下是甚麼情況。隔了一陣子後,營造商負責人回電話給我,告訴我這是為了防颱才把柱子加粗,我聽的一愣一愣,一時完全沒辦法連結柱子的大小和防颱有什麼關係。後來我還是再詢問,是否可以縮小,他回答說:只差十幾公分而已,應該沒關係吧!
掛完電話後,我只好自我解嘲,就當作是上天給我們的提醒,以後看到這根柱子,就會想起一切不要太執著。不然要怎麼辦呢?到台東,辦完事後,沿路開到台南,我和台南的好友聊天聊到這根神奇的柱子,朋友驚訝的問:那你們不就是有一根新光三越等級的柱子了。我哭笑不得的點點頭:是啊!超氣派的。晚上,老公依舊沒辦法從沮喪的情緒脫離出來,尤其是當他拿出原始的圖面,發現柱子原本應該只有55cm時,完全不能接受。我想一想,就跟他說:既然沒辦法放下,那我們就誠實的把自己的感受告訴營造商。更何況這是和原始的設計不同,差了快30cm,我們希望按圖施工,應該是完全合理。所以老公就發了一封措詞比較強硬的訊息,表達自己的不滿,同時表明自己沒辦法接受這樣突兀的房子外觀。沒想到,訊息發出去後,很快的,我們就收到回覆,柱子的部份會重新施作,恢復原來的大小。
經過這件事後,我才明白,即使以和為貴很重要,可是讓廠商知道你的堅持和底線,也很重要。雖然我們很不希望師傅有工程重作,白費力氣的情況發生,可是當出現沒有按圖施工的情形,或是有明顯的外觀瑕疵時,還是只能請師傅修改。而這些失誤,必須要我們自己發現,倘若我們提早一天離開,那麼那根雄偉的柱子,可能就要此生長相左右了。
柱子事件過後,不久就是春節連假,元宵節後,工程才又開始進行;細節部份,請待下一篇細細道來。
待在長濱的一周,每天會固定到工地走走,看看師傅們有沒有甚麼問題要和我們討論。我和老公也不希望給師傅們太大的壓力,所以不會整天待在工地裡,很多時候是和長濱的朋友聚聚,聊聊彼此的近況。房子的外牆,逐漸有了新的模樣,轉眼間,到了我們預定離開的日子。
那天早上,臨別前,最後再去工地看看,才剛走到土地上,忽然被眼前一根昂然佇立的主柱吸引了目光。我疑惑的看著我們房子屋簷下的這一根柱子,剛包好防水夾板的柱子,粗的有一點驚人。我沒有印象,我們的柱子,有這麼碩大。老公特別上前,量了一下柱子的邊長,足足有70cm(原來的鋼骨大約是40~45cm),這還是沒加上防水毯和外壁材的厚度。原本就不寬敞的走廊角落,幾乎被整根柱子佔滿。當時,我們趕著要到台東看水泥檢體的磅數測試,雖然滿腦子疑惑,也沒有立即做出反應;直到開車上路後,才覺得應該要趕快釐清這個問題。畢竟現在只包了木板,外壁材還沒師做,或許還能補救。就趕忙打了電話給營造商負責人,他接了電話後,我向他敘述了在工地發現的狀況,請他替我們瞭解一下是甚麼情況。隔了一陣子後,營造商負責人回電話給我,告訴我這是為了防颱才把柱子加粗,我聽的一愣一愣,一時完全沒辦法連結柱子的大小和防颱有什麼關係。後來我還是再詢問,是否可以縮小,他回答說:只差十幾公分而已,應該沒關係吧!

掛完電話後,我只好自我解嘲,就當作是上天給我們的提醒,以後看到這根柱子,就會想起一切不要太執著。不然要怎麼辦呢?到台東,辦完事後,沿路開到台南,我和台南的好友聊天聊到這根神奇的柱子,朋友驚訝的問:那你們不就是有一根新光三越等級的柱子了。我哭笑不得的點點頭:是啊!超氣派的。晚上,老公依舊沒辦法從沮喪的情緒脫離出來,尤其是當他拿出原始的圖面,發現柱子原本應該只有55cm時,完全不能接受。我想一想,就跟他說:既然沒辦法放下,那我們就誠實的把自己的感受告訴營造商。更何況這是和原始的設計不同,差了快30cm,我們希望按圖施工,應該是完全合理。所以老公就發了一封措詞比較強硬的訊息,表達自己的不滿,同時表明自己沒辦法接受這樣突兀的房子外觀。沒想到,訊息發出去後,很快的,我們就收到回覆,柱子的部份會重新施作,恢復原來的大小。
經過這件事後,我才明白,即使以和為貴很重要,可是讓廠商知道你的堅持和底線,也很重要。雖然我們很不希望師傅有工程重作,白費力氣的情況發生,可是當出現沒有按圖施工的情形,或是有明顯的外觀瑕疵時,還是只能請師傅修改。而這些失誤,必須要我們自己發現,倘若我們提早一天離開,那麼那根雄偉的柱子,可能就要此生長相左右了。
柱子事件過後,不久就是春節連假,元宵節後,工程才又開始進行;細節部份,請待下一篇細細道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