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二十日禪~~第一次學習

二十日的內觀,回來後,兩天了。好多好多的感動,縈繞在心頭。原來心安靜的時候,真的這麼有力量;原來當沒有任何的憎恨時,再大的痛苦都不是苦,我越來越能夠理解,甚麼叫做“只有苦,而沒有受苦的人”。透過觀察自身的感受,一點一點的體驗到心的改變。
二十日和十日課程,最大的不同,就是每一個人是完全自主的,沒有法工或老師的監督和提醒。前八天只有三個共修時段,需要在禪堂靜坐,其他時間都可以在房間靜坐。到了第九天,只有晚上需要一起共修,其他時間都可以自行靜坐。在這樣的狀況下,是否能夠利用每一分每一秒,認真的精進,就只能靠自己的毅力和決心。

前七天,都是在觀呼吸,練習心的定力。為了讓心專注,我們一開始就只是觀察呼吸經過人中部位的氣息和這個部位的感受。觀察了兩三天後,我發現,當心能夠專注於這一個定點時,發生在身體其他部位的粗重感受(如疼痛)就不會對心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它變成了我的救生圈,當粗重的感受升起,我拼命的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人中上,不敢分心,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依然無法清楚的覺知呼吸通過人中的氣體流動,我覺得氣體是到了流進鼻孔後,才被覺知到,而在人中上的感受,一直很朦朧。不過,只要可以把心固定在呼吸上,即使覺知不夠清晰,依舊可以抵抗粗重感受。但抓著救生圈的心態,比較緊繃,所以也會感覺疲累,心不是真的在放鬆的狀態。

不斷的觀察,一直到了第六天晚上的共修時段,忽然之間,氣體的流動,清晰的出現在人中的部位,我其實不太知道這是怎麼發生的,但是我的心似乎在瞬間完全安靜了下來,只剩下呼吸的流動在進行著。氣體的流動,慢慢的微弱,但是依舊能夠清楚的覺知到。我終於體驗到,當心專注的時候,可以同時觀察到人宗的感受和通過人中的氣流。我看著呼吸,一片寂靜,既專注而又放鬆。幾乎沒有念頭的升起。

連續七天的觀呼吸,我才逐漸理解,光是心的定,就需要好多的訓練;沒有任何的捷徑,就只有不斷的練習,能讓心專注不散亂。而心的定,對接下來內觀的覺察力,會有很大的影響。

以前十日禪的時候,我最怕的就是觀呼吸,因為觀呼吸是一件很單調的事,而我們的心很容易因此而覺得煩躁或無聊,反而會喪失心的專注,所以我的定,總是不太穩固,也因此在之後的內觀,就會有它的局限性(難以觀察到很細微的感受)。

這一次紮紮實實的坐了七天,第八天開始內觀後,就明顯的體驗到感受變得更清晰。有一些細微的感受(細細麻麻、小氣泡般的彈動、刺癢、些許的抽動......)在身體的不同部位上發生。同時,對於感受發生的位置,也能清楚的覺知。

為了訓練平等心,我刻意拉長一次靜坐的時間到三個小時,考驗自己。靜坐的時間拉長後,粗重的感受,就逐漸的升起,這時我不斷的在內心和自己低語:我只要覺知就好,不要下任何的評斷,任何感受就只是感受,沒有好壞的不同。當一個痛升起時,我就告訴自己有一個大的感受升起,不替它命名叫“痛”,然後安靜的看著它。就這樣,我平和的和這些感受相處。沒有逃,沒有焦躁,努的的開通腦部新的神經連線。以前腦的習慣是一有不舒服的感受,就要反應;而現在我則是努力的練習,開創另一個不會反應的路徑,我完全理解新的大腦路徑,是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穩固,也因此,這些疼痛剛好給我機會,持續開路。只不過,超過一個小時持續的疼痛,讓我到最後,結束這次靜坐時,心裡冒出一個聲音說:這麼久,應該連高速公路都開通了吧!哈,修行的時候,還是要有一些幽默感的。

就這樣,我不斷的覺知,不斷的訓練自己的平等心,雖然偶爾會想,粗重的感受不知道甚麼時候會消失,但也只是一個念頭閃過,並沒有真的很執著要出現甚麼樣特別的感受。到了第十二三天,其實粗重的感受已經不明顯,我開始嘗試穿透身體,檢視身體內部的感受。但或許是自己的定力還不夠,穿透觀察時,感受又開始變得模糊,某些時候,可以覺知到一些速度不快的波動,等到坐的時間一拉長,粗重的感受,又開始出現。然後,我就又再次回到掃描身體的表面。我發現,其實用甚麼樣的方式觀察身體並不重要,最重的是確定心的專注和維持心的平等。在心完全平衡的狀態下,去觀察身體內部感受升起又滅去的過程(無常的了知)。

剛開始,心只會對於粗重感受的生滅比較有體驗,後來,由於老師不斷的提醒要培養了知無常的智慧,我才開始思索,並不是腦中想著無常,我就能夠體驗到無常,而試著更專注於身上的不同感受,特別是細微的感受,然後盡量去覺知細微感受的生滅,也就是它的振動。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會隱隱的感受到身體有一種背景的波動,沈穩而緩慢。沒有分別心的,觀察著所有感受的生滅。

在觀察的過程中,我覺知到胸口(大約是心輪的位置)有個特別明顯的感受,這個感受我很熟悉,因為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情緒波動大的時候,我也可以察覺到。它有時候緊緊的,有時候會有大大小小的彈動,變化無常。我對於胸口的感受,很敏感,而且有著很強的抗拒,我發現這裡的感受和情緒有著直接的連結。當胸口跳動的速度快時,我就會覺得緊張或惶恐,當胸口很緊時,我會感受到一股壓力。當我發現這樣的關聯性後,我就刻意花時間觀察胸口的感受,仔細的看著它的生滅和結構。很有趣的是,發生在胸口的感受(比如彈動)若是出現在大腿上時,我就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甚至會覺得那樣的感受很奇妙。但是我的習性卻把出現在胸口的彈動,定義成緊張,這實在是完全無法理解。藉由觀察,一切都變得很清楚,身和心的交互作用。

這次內觀,遇到了很大的颱風,有一個晚上,停電,為了安全,大家都在自己的房間裡靜坐。那一夜,很不平靜,呼嘯的風聲在窗外,讓人心慌慌。就寢的時候,還是有各種的聲音,在門外騷動著。印象中,以前遇到這種情況,即使有家人的陪伴,還是會睡得很不安穩,或花很久的時間才睡著。可是那天,我躺在床上,觀察著自己,看見了胸口由於門外的聲響,升起了好大的彈動,我望著那個彈動,然後點點頭,喔!這就是我以前的害怕,其實這個害怕也只是感受而已,會升起也會滅下。就這樣看著它,沒多久,就已經失去意識,進入夢鄉。我又一次體驗到,如實觀察的力量。

除了感受,當心真的靜下來時,也可以看見念頭的生滅,這也是從前的我一直沒辦法理解的。以前的自己,心太忙碌,當發現念頭時,自己早已深入其中,在念頭裡流動,所以無法看見念頭的升起。直到這一次長時間的靜坐,才體驗到原來真的可以看見念頭的升滅,心靜下來後,念頭的速度就放慢了,你的覺知就可以完整的看見整個念頭的生滅,依舊是無常。不過,念頭的力量,還是很強大,若是一不專注,還是很容易就跟著念頭跑,無法觀察念頭。

就這樣,二十日的禪修裡,沒有任何神奇的事情。就只是不斷的練習,專注、覺知、平等心和體驗無常。你不斷的試著切斷舊有的習性,建立新的洞見和習慣。你看見心的頑強,同時,你也看見心的力量和可塑性。

出關後,回到日常生活,開始看見生活裡的變化。心變得更寧靜更柔軟,更不容易煩躁,開車的時候,以前偶爾會貪快,現在卻有個聲音提醒自己,為了快一兩分鐘,失去心的平衡,太不划算了。原本包覆自己的那層無名的不安,也不知不覺的被消融了,只剩下薄薄的一層。有一種很深層的喜悅,從心底冒出,感謝這所有的發生。

經過這次的內觀,有著更深的信任,信任著生命中需要改變的只有自己。能在正道上,緩緩前行,看見自己的改變,真的很幸福。


留言

Popular Posts

訂房

腸胃敏感貓的漫漫長路

金線蓮~~生命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