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房子起步走
這一陣子,大部份處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閱讀,成了生活中的重心。兩年的期限,逐漸靠近,夢想中的生活,搭建在對於未來住的想像。老公一點一點的,把自己的夢想之屋,在電腦上實現。
我們兩人,都擅長於在腦中浮現未來的生活,很多很多住的細節,已經無數次的縈繞在夢境裡,不管是在白日或夜裡。
然而,對於要如何把夢想化成現實,卻是我們的弱項。這裡面,包含了許多要和陌生人的應對和洽談,又牽涉到很大筆的金錢交易,不知不覺的,被害妄想症,就會蠢蠢欲動。尤其是我們的文化,已經習慣於對未知和不熟悉的事物,用恐懼和擔憂來面對,這不理性的腦袋,就很容易跳出來攪局。
老公的壓力,是顯性的,他會用保護和懷疑的態度,面對每一個新的處境;我的擔憂,則是隱性的,表面的我,渴望信任,信任人性良善的部份,但是這樣的信任,卻不是百分之百,內在懷疑的部份,往往會被老公的負面情緒,勾引和共振出來,浮出表面,然而我的第一人格,卻無法不帶情緒的看著這個底層的自己,而有了埋怨,埋怨老公,害我不得不面對自己的陰影。這樣的埋怨是不理智的,然而我卻沒辦法克制,總是被自己的情緒牽著走。當我無法應付這樣的情緒時,就會逃避,逃避現實中該作的事,把頭埋進書堆裡,甚至開始懷疑我和老公真的可以手牽手,應付未來大大小小的狀況嗎?我們的衝突,會不會越來越多?當我們害怕的時候,要怎麼樣讓自己穩定下來呢?
我忽然發現,蓋一間夢想中的房子,不只是蓋房子而已;這一個過程,或許,是一個生命的考驗和人生的學習,學習面對問題,學習信任,學習放手,學習不抱怨,學習在我們的背後,還有另一隻大手,會穩穩的指引著我們前進的道路,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心。而最難的,就是敞開心,人在害怕的時候,總是在第一瞬間,關閉自己的心,因為害怕受傷,覺得躲在洞穴裡,不讓別人看見,是最安全的。
我們猜測著別人的話語背後,還有其他的含義;我們擔心太過真誠,會讓別人看見自己全身的弱點。我們渴望朋友,又不願信任,商場上有真正的朋友。所有的拉扯,讓我們變得好疲憊。會不會,所有的恐懼,都只是來自社會文化的暗示,會不會好的案例和壞的案例,都來自不同頻率交互作用後的結果。
為什麼同一個廠商,可以讓某些客人覺得信任而且滿意;同時,卻會讓另一些客人,覺得被欺騙。有沒有可能,真誠帶來真誠,懷疑帶來隱瞞呢?
渴望被信任,渴望被認同,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很多時候,人會執著著把事情做好,是因為有著善意的期待和信任。我們要如何,克服周遭如潮水般湧來的提醒話語,在眾多暗示中,依然信任,所有的過程,都是最好的安排和學習。這裡面,沒有任何的責罰和威脅,有的只有恩典,倘若我們能夠擁有一個更大的視野,一個靈性的視野。
時間的壓力,讓我們被壓縮,變得不自在,然而,真實的狀況是,沒有任何人追趕著我們,只有我們的腦袋編織著讓自己害怕的故事。甚麼時候,我們學會嗜飲痛苦,來確定自己的存在呢?
“盡心盡力,順其自然”退到呢喃的背景裡。有太多的執著,讓人無法輕鬆下來,美好的事情在追趕中變得沈重。蓋一間夢想中的房子,變成如何活在當下,面對自我的過程。安靜的看著那些洶湧不斷的耳語,然後就只是看著而已,釐清腦袋的聲音不代表真正的自己。這或許是這棟房子要帶給我們的,最大的禮物。
PS 寫完這篇文章後,心也就跟著沈澱下來。半個多月後,已經正式簽約,帶著理解和信任,繼續這一趟種房子之旅。
我們兩人,都擅長於在腦中浮現未來的生活,很多很多住的細節,已經無數次的縈繞在夢境裡,不管是在白日或夜裡。
然而,對於要如何把夢想化成現實,卻是我們的弱項。這裡面,包含了許多要和陌生人的應對和洽談,又牽涉到很大筆的金錢交易,不知不覺的,被害妄想症,就會蠢蠢欲動。尤其是我們的文化,已經習慣於對未知和不熟悉的事物,用恐懼和擔憂來面對,這不理性的腦袋,就很容易跳出來攪局。
老公的壓力,是顯性的,他會用保護和懷疑的態度,面對每一個新的處境;我的擔憂,則是隱性的,表面的我,渴望信任,信任人性良善的部份,但是這樣的信任,卻不是百分之百,內在懷疑的部份,往往會被老公的負面情緒,勾引和共振出來,浮出表面,然而我的第一人格,卻無法不帶情緒的看著這個底層的自己,而有了埋怨,埋怨老公,害我不得不面對自己的陰影。這樣的埋怨是不理智的,然而我卻沒辦法克制,總是被自己的情緒牽著走。當我無法應付這樣的情緒時,就會逃避,逃避現實中該作的事,把頭埋進書堆裡,甚至開始懷疑我和老公真的可以手牽手,應付未來大大小小的狀況嗎?我們的衝突,會不會越來越多?當我們害怕的時候,要怎麼樣讓自己穩定下來呢?
我忽然發現,蓋一間夢想中的房子,不只是蓋房子而已;這一個過程,或許,是一個生命的考驗和人生的學習,學習面對問題,學習信任,學習放手,學習不抱怨,學習在我們的背後,還有另一隻大手,會穩穩的指引著我們前進的道路,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心。而最難的,就是敞開心,人在害怕的時候,總是在第一瞬間,關閉自己的心,因為害怕受傷,覺得躲在洞穴裡,不讓別人看見,是最安全的。
我們猜測著別人的話語背後,還有其他的含義;我們擔心太過真誠,會讓別人看見自己全身的弱點。我們渴望朋友,又不願信任,商場上有真正的朋友。所有的拉扯,讓我們變得好疲憊。會不會,所有的恐懼,都只是來自社會文化的暗示,會不會好的案例和壞的案例,都來自不同頻率交互作用後的結果。
為什麼同一個廠商,可以讓某些客人覺得信任而且滿意;同時,卻會讓另一些客人,覺得被欺騙。有沒有可能,真誠帶來真誠,懷疑帶來隱瞞呢?
渴望被信任,渴望被認同,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很多時候,人會執著著把事情做好,是因為有著善意的期待和信任。我們要如何,克服周遭如潮水般湧來的提醒話語,在眾多暗示中,依然信任,所有的過程,都是最好的安排和學習。這裡面,沒有任何的責罰和威脅,有的只有恩典,倘若我們能夠擁有一個更大的視野,一個靈性的視野。
時間的壓力,讓我們被壓縮,變得不自在,然而,真實的狀況是,沒有任何人追趕著我們,只有我們的腦袋編織著讓自己害怕的故事。甚麼時候,我們學會嗜飲痛苦,來確定自己的存在呢?
“盡心盡力,順其自然”退到呢喃的背景裡。有太多的執著,讓人無法輕鬆下來,美好的事情在追趕中變得沈重。蓋一間夢想中的房子,變成如何活在當下,面對自我的過程。安靜的看著那些洶湧不斷的耳語,然後就只是看著而已,釐清腦袋的聲音不代表真正的自己。這或許是這棟房子要帶給我們的,最大的禮物。
PS 寫完這篇文章後,心也就跟著沈澱下來。半個多月後,已經正式簽約,帶著理解和信任,繼續這一趟種房子之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