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環海岸山脈行~~那界海

「那界、海」是一間民宿,也是一家沒有菜單、一週只營業四天的義式餐廳。
打電話訂房的時候,就詢問是否可以同時訂餐,張姐聽起來有些為難,因為星期一到三,是她讓自己放空,四處尋友的時間。她也不確定是否有機會替我們下廚。我苦苦哀求,跟張姐說:我們是從花蓮騎腳踏車過去的,可以破一次例嗎?張姐答應,等到四月初的時候,再跟她確定。
到了腳踏車行的前一天,再打了一次電話。張姐總算答應了:破例為騎單車的我們加油打氣。


今天終於到了傳說中的「那界、海」。好美,房子就座落在海邊,屋頂有躺椅可以躺著看海。民宿的對面,裝潢過後的鐵皮屋,成了獨樹一格的餐廳。餐廳也是面海,在這兒你可以恣意的享受被海包圍的遼闊。鐵皮屋的二樓瞭望台,在搭建的時候,為了不傷害到原來就長在那兒的椰子樹,還特意挖了一個洞,讓椰子樹可以穿過二樓地板生長,呈現出有趣的風貌。


餐廳旁發現我最喜歡的麵包樹,厚實的葉片,和粗壯的樹身,總是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


房間的裝潢很簡單,以白色為主,寬敞的空間和幾件實用的傢俱點綴其間,讓人覺得很舒服。最棒的是,張姐有很多藏書,可以讓我們隨意翻閱。四人房今晚沒有人住,所以我也進去參觀了一下,這是唯一有電視的房間,衣櫃的造型很美,一樣維持了簡單有設計感的感覺。

張姐終於在我們的期待中,出現,開始下廚。我坐在餐廳裡,聞著撲鼻的香味,一邊好奇今晚的菜色。吧檯上掛著畫有那界海的小黑板,和特製的蠟燭。這個空間雖然不大,卻處處都可以發現張姐佈置的巧思。


開始上菜。凱隡沙拉,醬汁比一般的凱薩多了一點果香,和淡淡的芥末,濃郁卻不膩口,蘿蔓葉的口感清脆,水分含量多,三兩下就被我和老公一掃而空。
上前菜的時候,我和老公都傻眼了。是生牛肉片,美麗的盤飾,讓人有身在某家著名義大利餐廳的感覺,完全不像是在台東的鄉下。搭配橄欖油和果醋,再加上洋蔥提味,鮮美的味道,讓平常不大愛吃生肉的我,連吃了兩片。

接著是主菜,番茄肉醬筆尖麵。麵條煮得9分熟,標準的義大利麵口感。味道十分的簡單,就是單純番茄的甜味,和麵條的麥香融合在一起。原本以為,晚餐就到此結束,沒想到老闆娘收完盤子後,說還有第二道主菜,過了一下,一整條魚上桌。魚肉細緻,配上甜椒洋蔥等炒得微甜的配料,我和老公已經吃撐了,還是被我們清空。只好安慰自己這幾天運動量大,消耗的卡路里多,所以要補充體力!
晚上,享受了一個寧靜的夜晚。除了有一點小插曲,因為隔壁的鄰居,大概八點左右就開始唱起了卡拉Ok,因為是原住民朋友,其實歌喉還挺好的。不過,張姐很快的就敲門跟我們說抱歉,並且下去和鄰居溝通。所以大概九點半左右,沉睡的夜,再度降臨。

清早,在「那界、海」的附近走走,看到圍牆邊種植得小花,在海風中綻放。張姐正開著她的麵包車(超級可愛的),要替我們買早餐的食材。後來才知道,麵包車是她的二哥彩繪的,果然是一家人都有藝術天份。

早餐的桑葚沙拉,堪稱一絕。和優格的甜位搭得恰到好處。張姐的半熟荷包蛋,也煎得恰到好處,拿來沾吐司,可以吃到雞蛋的滑溜順口。咖啡是比較重口味的義式咖啡,深具提神的效果。

吃完早餐後,和張姐又聊了一會兒,因為很好奇她為什麼會離開台北來到都蘭開店。她笑著說:自己是南部人,小時候總是嚮往著台北都會的生活,所以離開家後,就開始到台北工作。但是在大城市裡待久了以後,才發現自己以前擁有的東西是多麼的珍貴。開始打從靈魂想念起鄉下,所以就搬到台東都蘭。來到這兒後,因為只想一個星期工作四天,又找不到這樣的工作,只好重操舊業自己開店當老闆。
自由是自己後半輩子工作的最高指導原則,張姐爽朗的說著自己的故事。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另一個用心生活的典範。
雖然超捨不得,還是要說再見。期待下次能沒有行程的躺在那界、海,享受海風,感受自由。
我和老公二餐一宿,總共才花了1900大洋。大力推薦給到台東的旅人,可以在那界海,停靠。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