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農半創作~悠悠晃晃的每一天

好喜歡這本書,喜歡封面編織布料樸實無華的色澤和生命力;喜歡文字中透露出來的對萬物的感謝和生命的省思;喜歡照片裡植物和人、人和人以及人和器物間的真誠相伴。早春由美,用短詩,散文和日常生活的照片,分享著她的生活哲學和在山林裡的耕食紀錄。她的文筆,親切極了,同時有著詩歌的韻律;就像鄰家的大姐姐或阿姨,微笑著,用沈靜而感性的聲音,述說自己的故事。 早春由美從年輕時就熱愛在亞洲的國度旅行,那些看似貧瘠的生活,卻帶給她很深的震撼和真真切切的活著的感受;她嚮往著在那兒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追尋著類似的生活。早春期待著一片小小的田地,她的另一半哲平希望擁有自己的窯,因緣際會下,他們買下了一塊土地,選擇在高知的山裡生活。而這樣的生活,正好回應著早春在旅行時對於未來的美好想像。 鄉下的生活很單純,很多的故事都圍繞著食物做起點。食物就是生命的延續。從栽種食材開始,到動手製作食物,餵養自己最親愛的家人和朋友,早春由美帶著我們思索生命的源頭。栽種植物、採集野菜、打獵、養雞,忽然發現,生命的延續來自大自然的賜予。在山裡,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生命的脈動和大自然的美妙。自己也不過就是大自然循環中的一份子;沒有了隔離和孤立,生活變得異常的充實。 創作和生活的結合,夫妻生活的協調,尋找耕種和創作的韻律,早春說著自己和哲平相遇,互相扶持的經過;說著自己為人母,養育小孩的心聲和對教育的看法;跟著她的文字,我和她生命裡不同的知己相遇,也嚮往起如此自由單純又充滿著力量的生活。 哲平的老師教會她甚麼叫做心靈相通的談話,朋友阿一教會她甚麼叫做平靜的心靈,樵夫晴一讓她學會與自然共處的智慧,工作室裡來來去去的學徒和朋友,讓她感染了無數的熱情和擁有許多的家人。 有一篇文章提到她養雞的故事,從二十三歲開始養雞,早春的人生習慣了有雞陪伴的日子。她餵養著母雞,從雞群生氣勃勃的叫聲中,感受到真實的生命;母雞的雞蛋,餵養著她,一直到母雞不再下蛋後,才把雞吃掉,感覺雞的生命在她的身體裡延續。這樣的形容,讓我呆呆的坐在書桌前,好久好久。殺雞的過程,對早春來說,能夠真切的體會到食物不只是食物而已,生命是由其他的生命餵養的,這樣的體驗讓自己對食物有著更深的感謝。 活著,就是與世界產生關係。在學習包容孩子的一切時,也學會包容自己原本的樣子。聆聽自然,感受萬事萬物脈動的同時,學會傾聽自己的身體,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