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茉莉

的確是藍色的,當看完這部電影,有一抹憂傷,漂浮在週遭;細細的呢喃聲,如茉莉的自言自語,在耳畔瀰漫開來。你不禁會問自己:真實是甚麼?幸福是甚麼?道德的底限又是甚麼? 姐姐茉莉在丈夫海爾因詐欺被起訴,畏罪自殺後,失去了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人、事、物;重大的刺激,讓她精神備受打擊,必須靠藥物才能緩解憂鬱的症狀。她離開熟悉的紐約,離開身無分文的困窘,從東岸飛到西岸,渴望開啓一個新的人生,借宿在妹妹金潔家。 茉莉和金潔是被收養在同一個家庭的姊妹。血緣不同的他們,生命的歷程也截然不同。茉莉聰明、美麗、溫順,大學還沒畢業就嫁給金融界鉅子,過著優渥的生活。金潔則是叛逆、率性、小時候就蹺家,很早就自食其力。 婚後的茉莉,享受著上流社會的生活,眾多的宴會,不同的交際圈,募款餐會,讓她如鳳凰般,沒有任何物質上的匱乏。海爾不斷擴張的事業,有著不為人知的祕密,茉莉卻始終不聞不問:她活在海爾打造的水晶宮裡,而水晶宮到底是如何建造而成的,茉莉並不是很在乎。 茉莉甚至對於海爾的出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是為了“上流社會”的美好生活;直到海爾和她攤牌,說他愛上另一位年輕的女孩,決定和那個女孩一起規劃未來的生活,茉莉才撤底抓狂。當生活中擁有的事物和自我連結在一起時,富裕和貧窮變成無法掌控,繁華的泡沫可能瞬間消失,而生命也變得如羽毛般,失去重心和重量。 故事的敘述,不是直線,而是穿梭在現在和過去,如同慢慢的打開纏繞的棉線,你逐漸在故事的進展中,找到相對應的因果關係。姊妹的對比,是這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一個部份;它強迫我們去思索,顛覆我們既有的價值觀。有點俗氣的妹妹,看似辛苦不是很有品質的生活,卻是真實的擁有“愛、親情、自主和自立”。優雅迷人的姐姐,始終活在編織的謊言中,她享受著角色扮演的歡愉,卻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一個空心的芭比娃娃。 茉莉在紐約的生活,像是漂浮在空中,數不盡的旅行,美食,有頭有臉的朋友,(這或許也是很多人內心的盼望),卻像一個華麗的夢境。被妹妹收容的後的茉莉,就像是被圈養已久的家貓,雖然嘗試著要自立,卻對現實社會心生恐懼,同時也被物質和地位的慾望所綑綁。所以當茉莉遇上另一個優雅的男人,她也只是把他當作一塊浮木,一塊可以帶她飄向美好生活的木頭;當生命沒有真實的情感後,故事就嘎然而止。 然而,茉莉的慾望和自私的面向,卻同時映照著很多人的集體意識;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