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濱蓋屋日誌~~外壁完工

外牆工程,繼續進行,外面那根碩大的柱子,經過修改,恢復五十幾公分的苗條身材。在外壁工程接近尾聲時,我們再度回到長濱,一方面是要在內壁施作前,確定一些包樑包柱的細節;另一方面,也想看看外觀完成後的房子。 走進好久不見的工地,房子的外壁,只剩下少許地方,還未收尾。走進屋內,已經立好部份室內隔間的鋼骨。我好奇的在不同的空間裡打轉,感受陽光,風的方向和溪水的呼喚。站在一二樓的L型大窗旁邊,遠眺金剛山,一片綠意映入眼簾,即使還無法坐在窗邊,依舊覺得很享受。 和師傅討論室內隔間的細節時,老公忽然發現,牆壁邊緣靠著幾個塑膠門框,看起來像是浴室門框。已經在過年前就跟營造商確認要把浴室塑鋼門取消,換成木拉門,現在卻依然出現這幾個門框,讓我們滿頭霧水。詢問師傅過後,師傅說,沒有接到不做塑鋼門的訊息,所以才準備門框,而且門框旁邊的牆面,都要用玻璃隔間。玻璃隔間?這是我們在簽約前,營造商曾經提出可以減低成本的做法,不過當場就被我們拒絕了,因為這完全不是我們喜愛的風格。簽約時,所有的牆面也都是用矽酸鈣版計算的,怎麼這時候又冒出玻璃隔間?我們馬上告訴木工師傅,沒有玻璃隔間,也不需要做浴室門框,之後再和營造商經理做確認。幸好,在施工前,就阻止了浴室的玻璃隔間,否則,我們就會成為長濱第一間具有汽車旅館風格的特色民宿。> 後來,又發現一兩處施工有誤的地方,再請師傅幫忙確認圖面,重新施作。外壁有多出前後各一塊,為了包住裸露的鋼骨,而多出來牆面,師傅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原本是想要用矽酸蓋板封起來後,再噴白色石頭漆,但是這樣一來,就會有一小塊壁面,是完全不統一的風格,看起來很不協調。所以就請師傅,還是用一樣的外壁材包覆,至於外壁材底下邊緣,無法收邊,就不與理會了。 林林總總,有好多細節,都是討論過後,才不至於和我們的想像有太大的落差。所以啦!不論再忙碌,工地再遙遠,還是要和現場施作的師傅,固定討論溝通,才有辦法盡量減少不小心的失誤,同時讓細節處理更順暢。 外壁施工完成後,填縫的施工人員和屋瓦工班,同時進場。為了要避免填縫劑在日光照射下,太快裂化,營造商使用的是日本填縫劑,據說有大約十年的壽命。師傅先將縫隙兩邊貼上膠紙,然後在縫隙裡刷上黏著劑,再塗上填縫劑,最後再把膠紙撕掉,就完成填縫的作業了。 屋頂工班,先在屋頂上釘好固定間距的木條,再把帝固瓦(是一種鍍鋅鋁板)搬上屋頂,做粗略的排...